美文网首页
诗了个唐·哪个更长

诗了个唐·哪个更长

作者: 刀客特唬 | 来源:发表于2018-11-05 02:18 被阅读241次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诗意为:风吹着杨柳嘛,哗啦啦啦啦啦···酒家里满是柳花的清香啊。南京小妹接好了扎啤,连连招呼我们进去尝尝。本地的哥们儿吆三喝五地来为我送行,纷纷进了酒家。架不住他们的热情,我就暂缓行程,同大家喝上几杯。诸位,你们看看这远远而去的东流水,和咱们这送别的情谊比起来,哪个更长啊?

很显然,这首诗是李白在南京写的,当时应该是开元十五年(727),李白出蜀的第二年。那一年,王昌龄和常建考中了进士。

李白在前一年秋季离开四川,到了金陵后住了大半年。开元十五年春深时,李白又打算去扬州漫游,临行之际,为前来送行的哥们儿写了这首诗。

四川是个好地方啊(当然,重庆也很好,当时川渝未分,实为一地。),号称“三美之都”――美食、美景、美女。所以历来有“少不入蜀”的俗语。就是说,年轻人不要去四川,怕一进去就会陷进去,出不来了。所以,能从四川走出来的年轻人,都是很了不起的。比如我们这位李白,出蜀时才二十五六岁;他的前辈陈子昂,出蜀时才二十岁(高宗调露元年(679))。这都不算啥,要说牛,还得数他们的老前辈苏味道。苏老爷子是河北人,当然没有少年出蜀的经历,不过他的后代有定居四川的,其中有两兄弟,出蜀时(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一个十九岁,一个十七岁;这二位便是苏轼、苏辙。

李白是龙一样的人物,既然出了四川盆地,当然要遨游天下,岂会安居一隅?金陵不过是个落脚点,离去是注定的,这没什么好说的。难得的是李白此次漫游并非走马观花,而是处处留情。

你看,他对“金陵子弟”的情谊,只有“东流水”才能比拟。甚至连“压酒吴姬”的“唤客”声,都是他“欲行不行”的原因之一。更甚至在他看来,连金陵的“柳花”都是香的。这都说明李白是个多情的人,多情到处处都是故乡,处处都有朋友。

我们今天或许可以走南闯北、东游西逛,但能像李白那样处处结交,处处留情吗?诗歌的唐朝,就是那些多情人铸就的;粗鄙的现在,就是我们这些薄情人堆积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李白所谓漫游,并不是散漫的自驾游,其路线和所做所为都是有规划的。多情、豪爽、俊迈、脱俗,固然是李白本身就有的特性,但也有故作如此的可能。其目的就是为了完成他的理想。

早在几年前,李白已在蜀地游荡多时,如今出蜀,是有原因的。开元十三年(725),玄宗封禅、祭孔,无疑向天下传达了一个信息:如今天下太平,正是偃武修文的好时代。才华横着溢的李白,当然要知机而动,一展抱负。但他没有直奔长安或洛阳,而是曲线前进。其原因,我猜应该是沿途打响名声,寻求进阶的资本。谁让他李白一没背景二不科举呢。

至于这一路走来,李白是怎么打名号、找资本的,后面咱会提到。

不过,这“柳花满店香”,我还是很好奇:当年的柳花真的有香味?还是如今的柳树变异了?

相关文章

  • 诗了个唐·哪个更长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

  • 诗了个唐·从了个军

    《送魏大从军》·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

  • 诗了个唐·各种朋友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王维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

  • 诗了个唐·可别贪玩

    《送魏万之京》·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

  • 诗了个唐·朋友当官

    《送梓州李使君》·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

  • 诗了个唐·代为言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意为:黄鹤楼...

  • 诗了个唐·反对迷信

    《送友人入蜀》·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

  • 诗了个唐·怎样离别

    《别薛华》·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

  • 诗了个唐·寻常之作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诗意为:荆襄之地和...

  • 诗了个唐·神仙救我

    《送梁六自洞庭山》·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诗意为:在这巴陵看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了个唐·哪个更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rj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