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来的时候非常突然,走的时候也是出人意料,目前我们对于非典的消失有各类解释,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高温,这导致很多人期望高温杀死新冠,我想这个误导是非常严重的。
2013年5月份,我们甚至做好了抗击更大范围疫情的准备,北京小汤山成为示范点,各省都做好了迎接更大疫情的准备,像我们今天对付新冠一样,抽调了各地医院的医生护士。然而非典就这样戛然而止了,专家给不出原因,之后的研究也更多的是对防疫的研究,很少涉及非典病毒如何消失的研究。
我们一直以为是病毒是我们的敌人,给我们人体造成了伤害,其实病毒的核心目的是为了繁衍后代,让它们的基因更大范围传播出去,如果它的宿主死亡了,对于它们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其实病毒的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和我们人体共生,咱们愉快地一起做朋友。
我们人体大概有30亿个碱基对,它们分别指挥着2万多种蛋白质分子。在这30亿个碱基对当中,其中有超过2400万个碱基对来自病毒。是的,没错,我们人体基因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来自这些病毒,我们之所以能够消化海苔,之所以能够演化成为胎生的动物,都是病毒帮的忙。
只要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不再对这些病毒怀有敌意,那么我们也能够安然度过危险期。杀死我们的不是病毒,而是我们的免疫系统。非典不是消失了,而是它找到了一条和我们共生的道路,我们的免疫系统不再排斥它了。
很多专家说,非典是被高温杀死的,这种论断极其荒谬,很多病毒确实害怕高温,我们人体也会通过高温杀死这些病毒,2013年五一期间,北方温度远没有广州春季时候温度高,所以不存在病毒在广州不怕高温,跑到北京就害怕高温了。最直接的原因是,这些病毒在与我们人体博弈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一条共生的道路。
如果这个例子大家还不理解,我们可以看看我们人类社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文明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那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只要饿肚子就会到中原地区抢劫。中原民族从汉朝一直到明朝,一直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扰,就算卫青霍去病倾国家之力征伐匈奴,照旧解决不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
很多人会好奇,那些匈奴人去哪儿了?如果我们通过分子生物学来研究,就会发现这些匈奴人早就融入到汉族的血液当中,包括之后的蒙古人。所以我们消灭这些游牧民族是不可能的,只能彼此融合。
这次的新冠也同样如此,我们不可能把它们关到监狱里,不让它们出来祸害人间,我们只有在彼此博弈的过程中认可对方,共生共存,才是长远之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