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光厨房行业建设背景
餐饮服务后厨是食品生产经营链的最后一个环节,量大、点多、分散、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因此,加强社会监督是对餐饮企业实施有效监管地必然路径。阳光厨房的推进核心是社会监督与共治,它可以有效实现餐饮服务经营者的厨房透明化、操作可视化、监督实时化。
这种方式不仅能降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还能引导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同时也能加强餐饮企业的自律性,让消费者看得安心,吃得放心。
二、食品安全监控现状需求分析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当前的监控系统已经实现了远程监控能力,但是,这种方式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有监控机房的工作人员,以及到店的消费者才可以观看到监控视频。如何让更多的消费用户参与互动、讨论、沟通、点评,是阳光厨房实现社会监督与共治的重点考虑问题。
通过移动互联网与云服务技术,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载体实时参与互动是实现阳光厨房的核心。尤其是在移动互联时代,微博、微信、网站是与消费用户连接的重要窗口。传统监控的视频展现方式是为专业人员而设计,用户体验并不友好,而且无法互动。因此,实现体验更佳的互动与界面展现方式,尤其是评论、沟通、点评、点赞之类的互动功能,成为当前安防视频服务亟待解决的需求。药监局也能基于消费用户的互动信息,对服务行业的餐饮后厨进行更加深入和合理的监督、打分、评级,让阳光厨房更加透明公开,更加深入百姓的生活。
三、阳光厨房解决方案
1、方案架构:构建基于云技术的视频直播平台
EasyCVR安防视频云服务,支持通用安防设备接入,并实现统一的视频智能分析与视频大数据管理。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本地局域网内连通的RTSP视频源,包括但不限于数字网络摄像机、DVR、NVR、编码器等设备视频流,通过RTMP协议推送到阿里、腾讯等公有云厂商的视频服务中,同时具备本地存储文件的能力,可接入SDK、支持H265视频流编解码、支持电视墙等功能。
技术架构图
2、方案概述:
1)方案分为设备端、服务端、客户端三个部分,设备端位于局域网,服务端及客户端位于互联网
2)设备端无公网IP,可通过GB28181、Ehome协议接入到EasyCVR,也可在内网安装EasyNTS设备,与公网建立传输通道,这样即可通过海康SDK、Onvif/RTSP接入到EasyCVR
3)设备端有公网IP,可通过海康SDK、Onvif/RTSP、GB28181、Ehome协议接入到EasyCVR
3、EasyCVR安防视频云服务特点:
1)无缝衔接:视频云网关不需要对现有监控架构做调整,支持CDN推流,灵活适应原有架构
2)灵活扩展:按需灵活扩展、收缩资源,免去了插件安装、浏览器限定等条件,实现了无插件、多平台自由观看回放
3)多终端兼容:支持传统网络摄像机、NVR、编码器、SDK等设备,最大程度的提高了硬件设备的兼容性
4)快速接入云端:支持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七牛云等,支持S3和Swift接口的对象存储服务,简单配置,部署更高效
四、方案优势
对于阳光厨房的架设来说,通过EasyCVR安防视频云服务建立食品安全监控机制有如下优势:
1、统一接入与管理
阳光厨房的整体使用环境,含有以下几个特点:酒店、餐厅的分布及其广泛、网络环境各异。
因此需要借助统一的平台对监控摄像机进行统一接入与统一管理。
2、大规模并发容量支持
网络直播将会带来大量用户访问观直播视频。通过云服务端构建能够海量访问的实时视频直播平台。
3、云视频存储平台
为了建立可回溯的信息访问机制,阳光厨房的视频直播需要建立统一的视频云存储平台,对视频进行统一存储管理。
4、能够进行互联网传播的视频码流格式
考虑到阳光厨房的视频将会在互联网进行分享传播,而传统的监控视频无法适应当前网络传播环境,因此需要将视频格式进行转换,以便用户可在任意浏览器、任意机型的手机上且无需安装任何软件,进行观看与互动。
五、方案技术要点
阳光厨房云直播方案示意图
基于EasyCVR构建的阳光厨房云直播方案包含以下技术要点:
1、全终端嵌入:基于HTML5的视频标准,可以嵌入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
2、使用门槛低,体验极佳:基于Flash的视频标准,可以运行在任意PC浏览器,可与网站进行集成,无需用户安装任何软件及插件,降低用户的体验门槛
3、灵活定制,个性化强:可针对用户的业务系统自行定制
4、多协议支持与海量用户并发:基于云服务技术的特性,支持海量用户观看,方便接入任意区域的摄像机,支持多种协议
5、视频码流适合互联网分发:配合专业的云摄像机,可以以极低的码流格式,进行集中云存储,适合在网络上传输
EasyCVR视频云服务示例实景图
六、总结:
基于TSINGSEE青犀视频EasyCVR安防视频云服务构建的阳光厨房视频云直播方案,充分利用互联网云技术、视频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智能分析与管理等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增强了阳光厨房工程的高效高质落地建设,最终实现对餐饮后厨卫生及食品安全的监督与智能管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