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所有认知都是来源于自己获得的信息以及自己的经历和思考。人人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事实上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只是要想成为艺术家就必须得由生活者本身去创造。
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我们清楚地知道别人(特别是亲人)说,“你应该这样做或你应该那样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真的没有自己的主见那么我们很可能就会陷入固定的程式创造人的深渊,记住不要让固定的程式或“公式”创造人而是要人去创造程式或“公式”。
在上中小学时,老师皆会对成绩不好的学子说你把书背下来也不至于考得这么差。这也许是师生情意的一种表达方式,那么老师所说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吗?事实上这是否定的,背书就像是将别人的思想压制到背书人的思想之中。刻板的记忆是程式或“公式”创造人的一大根源。摆脱了刻板的记忆就扩大了思想的范围,范围扩大了才能充分的吸收异己的思想等。这就像只有清空了你手中的杯子才能再一次将杯子注满。
生活中大多数艺术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创造艺术的主体是人,而不是艺术本身创造人。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因为广义的艺术并不仅仅指张择端那样的画家、贝多芬那样的音乐家,诸如孔子、墨子以及现代的钟南山、袁隆平院士皆可以称为生活的艺术家。
艺术家不是存在理论上的,因为艺术需要由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去创造。我们都知道,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他就是在排除外界的干扰之下称为一个写字的艺术家——生活的艺术家。
当一个人深切的渴望时,他就已经具备了生活的艺术的基本条件。这是因为一个深切的渴望可以促使一个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去做他深切渴望的事,这便是千万不要小瞧一个人深切的渴望的原因。
当一个人能像庖丁解牛是一样游刃有余时,就已经成为了生活的艺术家了。庖丁解牛时,他的刀可以在牛的骨头与骨头之间游刃有余,二十年来他解牛的刀没有一丝缺口,这就好比一个人的思想一样——当我们思想锁在一个狭隘的黑屋里时,我们就会阻挡一切不能打开黑屋的事物,但是但我们不刻板地只接受孔子、老子、尼采……之中的一个人的思想而是将他们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时我们就已经成为了生活的艺术家。
成为生活的艺术家也就意味着,我们接纳包容异己,不能刻板地看待某事某物甚者要认识自己的无知,去不断地学习,去不断改变自己。亲爱的,勇敢地打开你的心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