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开始看《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虽然“黑天鹅”的叫法,几年来深入人心,但是作为书写本身,从目前已经看的13%的进度来说,似乎配不上“黑天鹅”的名气。
作者的”黑天鹅“概念,来自这样的事件:自古以来,欧洲人一直认为天鹅都是白的,没有其他颜色。但是1697年,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天鹅“,颠覆了几百年来人们的看法。这个例子可以说明,历史所积累的经验知识,并不足以准确的预测未来。而未来,一定会有经验之外的概率事件发生,击溃“现实”。
作者总结说,这个事情本身包含这样三个特点:1)稀有性;2)极大冲击性;3)事后可预测性。由此推说,历史的进程是由一系列的“黑天鹅事件”推动的。
人们熟知的另外一个现象“蝴蝶效应”,与“黑天鹅事件”类似,说的都是未来难以预测。“蝴蝶效应”更注重系统本身的因果性,即初始的及其微小的变化,也会导致未来巨大的事件。“黑天鹅事件”,则从概率、经验的角度,来说明未来的不可预测。
该书出来后,“黑天鹅”的概念就被经常用来描述社会、经济、历史等等宏观的大事件。我倒是觉得,“黑天鹅”事件,也可以用于对个人这个尺度的描述,对于个人的成长历史而言,同样也会有“黑天鹅事件”发生,推动个人的成长、蜕变等等。换句话说,个人的成长,也是由一系列的“黑天鹅事件”推动的。
个人成长的复杂性,来源于心理系统的复杂与社会系统的复杂两个层面的交织。
“我”作为一个心理系统,是具有时间动力性的。其内在的机制在外界参数影响下,不断的作出反应。社会系统,具体来说是“人与人构成的交互系统”、“人与信息组成的反馈系统”,本身就是典型的复杂系统。
所以,个人的成长,并非随机,也不是如“经典物理”那样可以准确预测,而是如“混沌理论”所描述的不可预测,其不可预测,正是遇到的“黑天鹅事件”。
从这个“理论”来回顾自己的个人成长,就得从个人历史中的”黑天鹅事件“的梳理开始,然后对这些事件做”事后“的分析,由此清晰自己的个人成长之路,对于自我形成更加肯定的认同,也能对未来的应对更加从容。
如果从从”个人“尺度扩展到”社群“、”社会”尺度,就有了更复杂、有趣的现象。我之“黑天鹅”只是平常的事件,反过来也可能如此。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人与人交往,是否能够准确的预言出“临界相变”的可能?
很希望能有时间,以自己的成为为例子,看看这种“理论”是否能够说得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