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在书架上闲置了半年,凑巧加入了一个读书群,凑巧这是第一周推荐读的书。今天刚看完,仅从有限的几个角度说说我的一些思考。
1.关于独立
前不久,班里的一个女生小F找我,告诉我她想搬出去住。小F既天真又早慧。作为班主任,我没直接拒绝,事实上,我是理解她的想法的。家里父母关系很糟糕,父亲不管事,母亲在外打工,她一直寄养在阿姨家,周一至周五住校。这也不是她第一次找我说要住出去了。
我问她:“为什么要住出去呢?跟阿姨关系不好吗?”
她沉默了一下:“……阿姨家始终是别人家,我这是寄人篱下。”
我又问:“你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房子怎么找?房租呢?最最重要的是安全问题。你一个女生单独住在外面,家长和老师都不会放心。”
结果她的话让我大吃一惊:“老师,你放心,房子我已经自己找好了,我从初一开始就有这个打算,房租也攒够了,跟房东也说好价格了。而且,我会洗衣做饭,我能照顾好自己。”“老师,人有时候不能看年龄的,我虽然只有16岁,但是有时候一个60岁的人都不一定比一个16岁的人懂得更多,更能照顾自己……”
我:……
我只能坚守:你父母没说同意,我是不能松口让你一人住出去的。
其实在生活方面,我知道小F完全有能力照顾她自己。电话里,她母亲坚决让我说服她放弃这个念头。小F最终还是没能搬出去。
安德烈在第34封信里说到:
我的亚洲同学,在我眼里看起来是如此的稚嫩,难道他们的父母亲对他们管得更多、更“保护”有加?
龙应台的回信里也提到了一个博士生在做数学家教前还要打电话问父母亲是否同意,一个大三的女生在结束聚餐后也打电话问她妈是否准许打出租车回家,还有大学生选课无法自己做决定……大多数情况下,父母什么都管,学习,交友,游玩,考大学,选专业,工作,结婚生子……
而我们的教育又有很多是“无缝接管”外加所谓的“安全”保护,学校全封闭管理,就怕学生太自由而出事。一到放学时间,家长早早在校门口等待或者千叮咛万嘱咐“放学马上回家”。于是,孩子们的最主要的活动空间就是学校——家。更遑论安德烈的“咖啡馆、酒吧……”。
笼子里的鸟哪有独立性可言?
书中的一封读者来信有这样一段话:
有没有想过德国,或很多其他的文化群体,把成年礼订在十五甚至更小的年龄,可能不是真觉得这些孩子已经成熟了,而是立意要唤醒懵懂的孩童,那值得欢庆的巅峰就要来临了,你看到了吗?
在这一层面上,我是赞同的。时代在改变,18岁的成年实实在在拉缓了青少年们的成长与独立速度,也降低了社会对少年们的要求和认知程度:还没18呢,只是个孩子。当我们给他们贴上“孩子”的标签时,他们自己潜意识里也许也是这样认为。身边盛行“同伴文化”,做什么都习惯性找个人陪着一起,不敢一个人去吃饭,不敢一个人做决定,因为没有安全感,因为“依赖”父母习惯了。
一个人独立需要勇气,成全别人的独立更需要勇气。为了成全,身为母亲,龙应台最为柔软的内心变得愈加坚硬。我们不缺细心和保护,我们缺放手。
看完这本书,我相信很多人都羡慕安德烈和他的母亲龙应台能以书信这样的方式走进彼此。
图片来自网络2.关于父母亲
可是回头想想,世上只有一个龙应台。要怪自己的母亲只是个农村妇女吗?要怪她曾经外出打工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吗?要怪她“多管闲事”吗?说实话,我曾怪过。
书中安德烈问龙应台,对于自己的“平庸”是否会感到失望。我想反问自己,是否会为父母的“平庸”感到失望。
去年暑假,每日活动之一就是晚饭后和父亲去压马路,散步。絮絮叨叨中,我发现自己对父母的了解甚是肤浅,原来父亲也曾“年少清狂”,原来父亲对家乡,对农事,对土地政策甚至于房价的上涨,城乡发展,大学生就业,国际形势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原来他懂那么多啊。我感到惭愧又庆幸,庆幸自己能够去了解父亲“保守固执”之外的另一面。所以,也许,有时我们需要主动去创造一个契机,像安德烈和龙应台,不带偏见和自以为是的了解彼此的契机。
3.关于未来
我21岁时对未来很迷茫,不知道将来自己要做什么。如今,我还是不清楚自己到底要怎么做。龙应台提到的提摩使我感到心惊胆颤。同时她提到:
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
其实我们有时候知道什么能使自己快乐。我也想“给河马刷牙”,但有时人却不能随心所欲,有些自己要承担的或背负的压在心头上,如何找到其中的平衡点,我不知道,或许还要等时间给答案。
有个前辈老师说:
我不愿做蜡烛,不愿做园丁,不想无私得奉献。我只希望自己是一阵春风,既吹拂了别人,又舒展了自己……
这句话似是给我的前方带来一丝明亮,“奉献”太难,也容易失去自己和忽略自己的亲人朋友。也许,目前我所能做的就是学会爱我所选,做到无愧于心。
2017.04.0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