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看抖音,无意间走进一个五十多岁女性的直播间。起初觉得这个女人和钟楚红的发型比较相似,再者她自称虹姑,带着南方口音,着实让我产生了几分兴趣。我便停留在直播间。
单纯来讲,这个带着点作派的女人,口气有些标榜自己,说实话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想听听她会讲什么,三五分钟我便听出她所要表述的内容。她在讲人类社会关系学,即人要在很年轻时便分析出自己是否有文化资源,社会资源、财富资源等等,才能稳准狠地找到人生定位及生活状态。
当然,她借用了施耐庵的一句话“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在讲话时,高高站在导师的位置上指点无依无靠的普通人经商,走四方。虽然是一名高知女性,也能看出来从小家境的优渥,也讲了一些横亘在普通人面前的困难。她实际上讲出了些问题,不断提醒观众要提高社会认知。举的事例也是一个漂亮姑娘在乡镇教书,突然发现择偶圈太小,还不赶快逃离小镇,去大城市寻找机会。这样的机会就是所谓的上升通道。如果观众不认同,她就会指出这些人是穷人认知,穷人思维。
听到这里,我倒吸了一口凉气。
再听她说了一段话“很多年前,我博士毕业的时候,南京大学要我,中山大学要我,南京师范大学也要我,都是985和211的学校呀,南京师范大学为了吸引我去,还要给我一套房子,还给我一个出国研学一年的机会,还要给50万科研经费,20万安家费……那个年代只要考上了大学,人生从此就不一样了,而且一直到他们退休,日子都过得很好,现在学历贬值的速度大于人民币,今年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毕业人数第一次超过了本科生……以我当年的水平,现在不要说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了,我就去三本垫底的高校都已经没人要我了,30年不到,文凭的红利真的没有了”。
实事的确是事实,总觉得她缺少一些东西。我一介书匠,怎好评论有诸多光环加持的朱虹教授?
她说南大放暑假,做为博导的她有闲时间,正好要做一个关于网络主播的论文,所以上直播间免费提高公众认识。
后来翻到她的履历,的确很厉害。只是我不太喜欢,我喜欢博才却内敛,幽默不失温润的知识女性。我认为虚怀若谷总比恃才傲物要好,不过仍要感谢博导教授的免费公开课,若有空再听听我不曾接触过的社会关系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