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时期,有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拉着一辆黄包车,在大街小巷中接送客人,他们就是洋车夫。
一、洋车夫的种类
①私家洋车夫
私家洋车夫是给条件优越的人进行拉车的人。他们的车辆装饰得十分讲究,车身漆成黑色,满镶铜活,全车上下一身蓝布,车前两盏铜车灯,车踏脚下面安着铜铃,拉着的时候“当啷——当啷”响,十分气派。
②长途洋车和专拉洋买卖的车夫
这两种车夫都有耐力,力气大,从市中心到清华大学、颐和园,一气儿跑完。并且他们不屑于三五个铜子的买卖,长途拉一趟是一趟。洋买卖更是厉害,有耐力还是小事,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听得懂英国人 、法国人讲的外语,知道他们说的是哪里,什么万寿山、雍和宫。他们也会说外国话,但从来不传授给他人。所以普通洋车夫都不会和他们抢买卖。而且他们有一种自己的步法,有着一种独特的神气,仿佛和其他车夫不是同行。
③包月车夫
包月车夫分两种,有主人家的车和车夫自带车。这种车夫比拉散座的要好一些,有固定的主人,到月底有固定的工钱。有时主人大方,还会给一些其他东西。而且包月是包住的,有些还会包吃。
④散座车夫
祥子就属于这类散座车夫。散座也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己有车的,只要有钱够吃喝就行。第二类是没车的,就和现在的的士司机一样,但是他们交完份子钱后,车场管吃和住。
二、洋车夫生活状况
上述第一种车夫和第三种车夫的生活状况差不多,但是第三种车夫可能会吹掉,要看主人好不好。这两种车夫是基本不愁吃和穿。上述第二种车夫则需要靠运气,好的话赚得多,差的话没钱赚。上述第四种车夫要看能不能买上车,要是买上了车还好,没买上就说不定哪天穷困潦倒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