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出生在三年饥荒期间,那时候的家里依旧一贫如洗,能吃饱是最大的奢望。
母亲常常把他交给哥哥,一个人扛着锄头,把匆忙的背影留给兄弟俩,这一走就是一天。
记忆中的母亲经常会把兄弟俩哄睡之后,跟邻居一起趁着夜色,在田地里寻觅可以用来填饱肚子的东西。有时是野菜、有时是干瘪的小红薯、有时是牛羊咀嚼的植物茎蔓。第二天就可以喝到飘着这些植物的热汤,如此,是他们一天的食物。
门前常有各色各样的车经过,六岁的柱子身上带着儿童的活泼好动,追逐、打闹是常态。意外总是不期而至,一辆车呼啸而过,柱子在空中划过一道长长的弧线,重重地摔在地上。不一会村落里就炸开了锅,母亲慌忙跑回家,抱着柱子哭得撕心裂肺。
柱子的爹早年是教书先生,饥荒之年,为了给家人解决吃饭问题,去外地寻求生路,只留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母亲哭红了眼、撕碎了心,抱着柱子进了屋。
“孩子,娘对不起你,我没钱也找不到车把你送去医院,咱们穷人家的孩子没资格生病。如果你这次能挺过来,日后必是享福的命;如若你挺不过来,来生呐,一定去寻个富贵人家。”
母亲说完就低垂着头,不住地哽咽着。良久之后,忽的大喊一声“老天爷,你待我不公啊!”把柱子的哥哥吓了一跳。小孩子拽着母亲的衣衫,轻轻地摇着:“娘,别哭了……”
日子总要过下去,身边还有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嗷嗷待哺呢。母亲无奈地擦干眼泪,让哥哥守在柱子的身边,让他帮柱子擦去身上不断冒出的冷汗。她一个人像夜色中飞檐走壁的独行侠,穿梭在田野中。
所幸柱子福大命大,在母亲的不舍不弃下终于睁开了眼睛。他虚弱的声音把母亲从神游中拉了回来:“娘,饿……”母亲尽力地控制着情绪,轻声地问道:“柱儿,你醒啦?等着,我去给你拿点吃的。”
走出房门的母亲激动得不知是笑还是哭,双手作揖,对着远方的天空连连说道:“谢谢老天爷,谢谢老天爷,谢谢……”这一刻,她等的心力憔悴。
柱子醒过来了,腿却残疾了,走路成了跛子。随之而来的还有无规律的吐血……
父亲回来了,带回了一些钱财,也在乡镇学校里继续着他的教书工作,弟弟和妹妹也相继出生。柱子有自己独立的一间房,有独立的碗筷,有独立的厕所……他身缠怪病,被家人隔离了。
30多岁的时候,弟弟妹妹们陆续都成了家,只有他还留在父母身边。这一生只能在日复一日的煎熬中度过了。小孩子被大人们告诫不能靠近他,大人们与他相遇不过匆匆打个招呼就溜走,他的身边没有一个可说话的人。他想着能活一天就多活一天吧,好好陪着父母。
那年除夕的前两天他突然吐血不止,他知道大限将至了。嘶吼着把娘叫到他的床边,娘捧着他的脸,染了一手的血:“柱儿,没事的,你爹去叫医生了,一会就来了。”
“娘,你听我说!”他的血随着他的话不断涌出。
“床垫子下面有几百块钱,桌子上的盒子里也有,你别忘了拿!”
“娘,孩儿不孝,要先走了!”
“娘,你要好好的……”
他没有等来医生,或许等来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他的病根深蒂固,无药可医。
弟弟妹妹们都是第一次踏进他的房间,空气中带着几丝血腥味和发霉的味道,让人闻着很不舒服。从此以后,母亲的除夕再无“乐”字可言。
母亲终日以泪洗面,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有多悲。噩梦也时常伴随着母亲,她常常在醒来时跟父亲说:“柱儿到梦里来找我了,他说他痛,他说让我救救他。”父亲则是压制着心中的痛说:“人走了,别想了,让他好好上路吧。”
执念依旧在心中肆意增长,柱子的离开成了她人生中最痛的回忆。时常看到她对着西南方柱子睡着的那片天空发呆,一个人喃喃自语地说着什么,或痴、或笑、或垂泪。
“柱儿,没事常回来看看我,你是娘的心头肉啊。小时候没钱给你治病,是娘对不起你,害了你的一生……”
“娘,我不恨你,都是命运的安排,没什么谁对谁错。醒来后就别想我了,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吧。”
“柱儿,今生你走得匆忙,来生咱们还做母子,下一世我一定护你周全……”
“娘,知道了,来生咱们再一起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