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杨建国:铜仁模式破解了农村综合改革难题

杨建国:铜仁模式破解了农村综合改革难题

作者: 老杨会客厅 | 来源:发表于2017-08-08 10:55 被阅读0次

上周末,老杨借着参加2017“扶贫路上‘同仁看铜仁’融媒体行”活动的机会,来到贵州铜仁。

两天时间内,老杨先后前往碧江区百花渡景区、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邵家桥鱼溪沟村以及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峨岭街道川岩村等地,实地考察了解了铜仁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新经验、新成效和先进人物。

实际上,今年以来,围绕扶贫攻坚这个主题,老杨先后考察过很多地方,包括河南光山、卢氏、山东淄博等地,也分别从网络扶贫、金融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角度,对这些地方的先进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这一次的铜仁行,也不例外,而且同样收获不小。

杨建国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谈铜仁模式

老杨在总结脱贫攻坚的时间节点时,做过两个判断:2016年,可以说是脱贫攻坚的顶层设计年;2017年,则可以说是脱贫攻坚的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年。

进入2017年,脱贫攻坚在制度保障和目标确定后,开始进入大力度实践、尝试阶段,在保证脱贫任务的基础上,各地还肩负着试验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任务,在实践中,力争能探索出一整套能够在全国或者区域复制推广的实践模式。

从这个角度出发,在脱贫攻坚方面,铜仁可谓在农村综合改革方面,探索出了一条脱贫攻坚新路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

1

背景

铜仁模式

先来谈谈铜仁模式的背景。

当前,农产品供求格局、农业国际竞争形势、资源生态状况、宏观经济背景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对农业农村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带来许多新的挑战。由农村发展“分有余而统不足”问题导致的农产品供需结构失衡、农民增收动力衰减、资源环境严重透支等问题已经制约了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

如何瞄准这些结构性、体制性问题,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加快农村供给侧改革步伐,推动农业农村实现发展动能转换、动力接续,开辟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境界是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而铜仁模式,正是为了应对和破解结构性、体制性问题而做出的探索和尝试,而且在实践中,也确确实实取得不了不俗的成绩:

通过积极探索“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铜仁汇聚组织、市场、社会三种力量,促进资源、资产、资金、政策、市场、人才、企业等各类要素在农村深度融合,有效破解千家万户应对“千变万化”大市场难题,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杨建国接受人民网采访谈铜仁模式

2

精髓

铜仁模式

接下来,谈谈“铜仁模式”的精髓在什么地方。

首先,有思路转变。

在青杠坝村考察的时候,当地在脱贫攻坚中的思想转变,我认为,很具有代表性。

很长时间以来,青杠坝一直处在“生活靠种田,收入靠打工”的误区,农民增收无门,致富无路,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而从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往产业发展路子转型,正是脱贫攻坚后续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之所以说,这种转变很有代表性,就在于,老杨在多地考察过程中,碰到过不少类似的情况。在农村发展环境和生态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过去传统种植模式,会越来越缺乏市场竞争力和长久活力。

当然,这种思路转变,不能至上而下硬性推广,更多地要靠类似冷朝刚这样的基层干部的耐心的交流沟通,以及实践中不断地尝试学习。

其次,有精准定位。

精准扶贫首先要做到精准识贫,而所谓识贫,也包括更细致精准的定位。

这方面,铜仁模式也有创新,通过细分“六型”农民,找准脱贫攻坚精准关键点。

在印江县考察时,当地对对全县贫困人口细分为农业场主型、产业工人型、商业贸易型、合作发展型、专业技能型、政策帮扶型“六型”农民,并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的原则,引导贫困户对号入座,精准施策,实现精准脱贫。

而这种创新的经验就在于,通过对致贫原因的深入分析,将贫困人口合理分化,科学分化出“六型”农民,只有更好地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才能更好地助力精准组织扶贫力量,抓实精准扶贫。

第三,有制度创新。

此次铜仁行,最大的亮点,就在于脱贫攻坚制度上的一系列创新,包括创新包括,建立股权合作机制、资金整合机制、经营主体培育机制,以及产权交易机制、风险防控机制在内,一整套系统完善的创新机制。

尤其是在推动扶贫资金变股金方面,铜仁推动存量资产折资入股,将财政、社会投入农村形成的存量资产,折股量化为村集体股金,集中入股到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让贫困群众切切实实分享改革红利。

铜仁市在改革实践中通过“三社”融合发展,建立健全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服务机制,打通了农村“三变”改革中梗阻,为农村综合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了范本。

第四,有平台支撑。

农村改革点多、面广,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三农问题是我国改革进程中基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必须有效团结各个方面力量,画好最大“同心圆”,减少改革阻力。

对此,铜仁给出的答案是,以平台为支撑。

具体实践中,铜仁在“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实践,强化组织引领、凝聚市场力量、汇聚社会合力,搭建了平台,实现了资源、资金、市场、政策、人才、企业等要素在农村的深度整合、有效聚集、融合发力,为破解三变改革实践中遇到的搭建要素变现平台、规避市场风险、改革合力不足等问题,给出了具体解决办法,具有可复制可借鉴意义。

总之,脱贫攻坚的“铜仁模式”,通过“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整合发展要素,探索了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与生态旅游的有机融合,探索了脱贫攻坚新路径,守住了绿水青山,挣到了金山银山,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杨建国,《老杨会客厅》创始人、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环球网特邀评论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开封、许昌、信阳等多地产业、招商顾问。

相关文章

  • 杨建国:铜仁模式破解了农村综合改革难题

    上周末,老杨借着参加2017“扶贫路上‘同仁看铜仁’融媒体行”活动的机会,来到贵州铜仁。 两天时间内,老杨先后前往...

  • 农村综合改革--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推进乡村振兴

    农村综合改革--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推进乡村振兴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离不开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十八大以来,...

  • 多角度分析田园综合体是什么?

    (一)田园综合体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田园综合体是在城乡一体化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

  • 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创新

    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创新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创新举措: (一)优先发展基础设施“硬件”建设 (二...

  • “八股文”作业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顺应农村供给侧改革、新型产业发展,实现...

  • 2019年元旦感怀

    二零一九冉冉去,二零二零款款来。 喜庆建国七十年,回顾改革四十载。 劈波斩浪争上游,穿云破...

  • 杨建国

    杨建国 2019年2月8日 8:57 练拳9000遍感悟 今天是正月初四,以9000遍拳庆祝我的生日,非常高兴。 ...

  • 2017年12月6日早读分享

    2017年12月6日(农历丁酉鸡年十月十九)周三/早读分享: 1、【新三板市场综合改革渐近 改革指向缓解流动性难题...

  • 难题破解了

    总算是把房子的问题解决了,心情随之好转起来。感觉自己就是个心里放不住事的人,所以成不了大事。有时退一步海阔天空,突...

  • 中国农业改革的趋势

    当下,我国不断深化农业综合改革,在技术、经营方式、土地制度等方面均进行了有序的调整,适应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建国:铜仁模式破解了农村综合改革难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ct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