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见意公子的一个小视频,说她曾经是遇到所有的问题时 马上就想着要去解决它,而且一遇到问题头脑里就会冒出个无数个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她对自己这种即刻解决问题的心理情况进行了一番分析……
想起在另一本书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想解决所有的问题的人一直在紧张中,不乏焦虑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想着问题出现了就应该第一时间去解决掉它,这样才不会因为问题一直存在而引发焦虑。
其实不想焦虑的人才是最容易焦虑的人,这个道理很多人是没有及时想到的。
每一个人都力求追求自身的完美和价值感。但面对现实,常常无奈的发现自己并不完美,并没有多少价值。
由此产生的挫败感,其实就是最强烈的焦虑感。这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其实不在解决问题,直达目的。而应该享受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不然,看似问题已经解决,但过程中的紧迫感焦虑感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此消彼长,生生不息,所以有的问题如果不伤大雅,不妨放一放,让它同时存在于生活中,让这一问题不是变成压力焦虑,而是变成动力原因。
当然,这个分寸不好把握,或过不知货不急也难免,通过调整,就视问题为正常了。
人们害怕焦虑还要一个原因,就是担心过度焦虑会影响身体健康。
心理医生建议:焦虑本身是人类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但是过度的焦虑会形成焦虑症。正常的焦虑与焦虑症的区别如下:
一是诱因不同:正常焦虑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挑战困难或危险而出现的正常反应,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随着原因的消失而消失;焦虑症是指无缘无故、无明确对象与内容的焦虑、紧张、恐惧或者诱发的事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不相称的惊慌;
二是时间不同:正常焦虑随着起因的消失而消失,时间较短;焦虑症持续时间较长,如果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几月甚至数年难以治愈,并且除持续性或发作性的惊恐状态外,同时伴有多种躯体症状;
三是影响不同:正常的焦虑具有积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对现实目标有推动作用。适度的焦虑使人体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敏捷,反应迅速,使机体保持充沛的体力;焦虑症患者表现为恐慌与紧张情绪,感到坏的事情即将发生,常表现为坐卧不安、缺乏安全感、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
你看,同样是焦虑,分寸把握好了,是积极的,否则则是给健康和生活带来消极情绪。
怪不得有专家说:长寿的主要因素是要保持愉快心情。
明白了这些道理,遇见问题是不是第一时间就想着去解决它?是不是不解决眼前的问题就吃饭不香、睡不着觉?
三月兰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