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小晶
近日,据英国《卫报》当地时间28日报道,考古学家表示著名的赎罪礼拜堂内的墙壁里,可能埋葬着约500具法国大革命时期被送上断头台的人的遗骸。报道称,许多名人,包括路易十五的情妇杜·巴里夫人等人的尸体也可能埋葬于此。此外,在法国大革命中,也曾有3000名遇难者埋葬在此地。
这则新闻让人想起法国大革命前期的路易十五,那个在宫廷中的国王,高高在上,最后经疾病折磨,死于天花,结束了一生。

他是法国历史上不受欢迎的一代君主,人们对他饱受诟病,混乱的私生活,国家面临经济、政治等多重问题,绥靖的风格让他显得看起来懦弱无能。
抛却君主身份来看路易十五,以一个普通人来还原他,此人倒让人觉得可怜。
刚出生时,母亲去世,家族很多成员因疾病离世,还是孩童的路易十五孤独存活于世,没有兄弟姐妹,在贵族的监护下长大,他被过早的要求掩藏个人的感觉和天生的胆怯。

这对一个孩童来说是冰冷也是残酷的,路易十五一生在公共场合显露冷淡和权威,并喜好私密,大概出于此。
1723年2月15日,13岁的路易十五开始亲政,他从3岁开始被人抚养,13岁亲政,这个年纪相当于幼年到童年的过程,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还只是个孩子,他身上却开始肩负整个法国。
路易十五从童年开始,从未获得真正的自由, 11岁时,妻子是王室选好的一个3岁的公主,国家的内忧外患让他深感王朝的覆灭在即。哪怕后来令路易喜爱的妻子玛丽也并能拯救“病入膏肓”的他,这样的人生注定了他一生的孤独和内心的空虚与绝望。

生前的路易十五耗费很多精力追逐妇女,即使到晚年,在著名的鹿苑同时保留数个女孩。他的情妇之一杜巴丽夫人(妓女),以及和Mailly-Nesle五姐妹的糜烂事迹,让他声名狼藉。
从世俗道德的角度来看,路易十五的生活显得荒唐浪荡,但从一个人的生长来说,路易十五还真是个不幸的人,一个人要有多缺爱,才会执着的没完没了的追求异性,内心却始终无法真正保持安定,这本身就是难以治愈的病。

法国大革命的浪潮推过来,路易十五只是在岸边的一块儿石头,被席卷是迟早的事情,当时的法国轰轰烈烈的革命早已在发酵,像《悲惨世界》等著作均有记载。我想人们对他的痛恨在于期间少有的作为,这是他身为国王的命运和责任。
路易十五死后多年,褒贬不一,以旁观者的态度审视,他就是一个人,一个从未被拯救的孤独的个体。
@小晶悦读馆 ,我是一枚热爱文字的新闻女孩,透过文字去感受世界,期待与您共同成长!
…………………………………………………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