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往死亡的那扇门
死亡,本不是我这个年龄该考虑的事情。
但随着年龄增长,周边时有长辈离去,这个不该探视的问题却在脑子里种下种子。
我近20年唯一一次流泪是在外公去世时,但那时候我只是感觉到了无奈与悲伤,内心强迫自己只能接受。
直到2012年,至亲的患病,让我真正思考了死亡。
虽然很幸运,至亲治愈了,但对死亡的恐惧却充斥着我整个灵魂。
我将近有一年失眠,就是几乎365天从没深度睡眠那种,白头发大量增多也就是在那一年。
人活着有什么意思?
于是我变成一个“享乐”主义者,生活的放浪形骸。
但或许是厌倦了,又或者我本身就是一个内敛爱追问的人,我读起一些相关哲学、宗教类的书籍,当然研究的主题是死亡。
读遍古今圣贤关于死亡论述,没有用。
因为大多数东西都可以在经历中学习,而死亡不能。
已经通过那扇门的人没有办法告诉你,而未经过那扇门的人告诉你的又没有说服力。
二、你不能了解死亡,你只能学习在死亡中默认
最古老的苏美尔史诗《吉尔伽美什》告诉我们,即使再伟大的英雄,也是要死的。
但我们不甘于命运的安排。
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多少皇帝都在寻求长生不死药,结局也是徒劳的。
人类仍然不断实施着“吉尔伽美什计划”,我们确实部分成功了,寿命越来越长。
但至少在我们这一代人,长生不老还是不可能的。
既然死亡本身不可避免也无法了解,我们只能学习如何接受面对死亡。
三、向死而生
约瑟夫·坎贝尔说:“生命诞生于腐败当中”,即生命的延续要靠消耗生命。
我们不能把死看成生命的对立面,应该把死看成生命的一个部分阶段。
象征永恒的衔尾蛇嘛,这个我懂。
个体生命有限,但生态却可以无限。
从物质上来说没问题,我们生命有限,但我们能想办法延续后代。
但我不甘心,因为“我”消失了,因为我灵魂没了。
约瑟夫·坎贝尔又说:“我们不是要成为手电筒,而是要成为那束光。手电筒(身体)会随着时间老化、报废,但照出的光(精神)却能温暖世人”。
(这跟最近很红的复旦哲学老师陈果所说的“真正成熟的人都活成一束光”很像。因为他们都喜欢宗教、哲学,也都喜欢入世思想,所以有相同结论不意外)
我勉强接受,我们个人生命有限,但我们可以奉献世人,这样我们的思想便得到传承。
向死而生: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依旧热爱生活。”
四、通往内心直觉的喜悦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那如何生?
如何死而无憾,就如何生。
圣人说:“每天起床第一句,先问自己多少命?”。
如果今天是最后一天,你要做什么?
这是逼问自己:内心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也就是说,你内心最真实的喜悦是什么,那就是优先级最高的,必须遵循。
“认识你自己!”——这是一句刻写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
这是写于过年期间,但过年这么喜庆的时候,死亡这个主题不适宜发表。
终于过完年了(在我心里过完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我就发表了吧。
我依然未悟透生死,理解有限,欢迎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