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天龙八部》曾捕获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心,我们也曾因为故事里的主人公,而崇拜武侠世界里的大英雄。很多男孩希望自己成为乔峰那样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然而现实总让我们觉得自己很卑微,做不来乔峰的英勇果敢。但其实,亦如乔峰,他也有很多弱点。比如他怕死,剧中阿紫曾问到乔峰是否怕死,乔峰说,遇到危险时,当然怕死。倘若金庸先生把乔峰的回答,写成不怕死,反倒让乔峰的人物形象失去原本的鲜活。这也不难看出金庸先生对生活及人性的洞察之深。
飞虎队是美国人眼里的英雄,全称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正式名称为美籍志愿大队。有个人不畏世人的反对,坚守自己的人生原则,用纸笔还原了飞虎队真实的历史。让英雄走下神坛,变成一群一如我们一样现实又胆小的“英雄”。《飞虎队》一书根据大量当事人的回忆录、访谈材料、作战双方资料,呈现出当时飞虎队员的种种境遇与情况。作者丹尼尔·福特是一名战地记者,同时也是退伍老兵。他擅长记录和研究20世纪时期的各种战争,尤其对空战更感兴趣。美国媒体曾认为,丹尼尔对陈纳德的飞虎队解读是最全面的。看到他揭开的历史真相,我们也许才真地明白,世上本无英雄,只有怀揣英雄梦的普通人。
02
飞虎队成立时,美日尚未开战,他们不是美国正规军,而是志愿军,这也导致后期很多飞虎队员在美国并未享受到应有的待遇。
飞虎队的招募看起来非常儿戏,我们一直以为一个努力作战的军队,应该像电视剧里看到的特种部队那样,经过艰苦卓绝地演习后,才能走向战场。实际上,这些飞行员有的实战经验,而有的却没有。他们还以为自己撞了大运,找到一份钱多活儿少的工作。当时,招募人员这样对他们说,年薪600美金(如果考虑通货膨胀,这绝对是超高薪水的工作),前往中国,负责击落一些没有武装装备的运输机即可。这听起来像是个既赚钱又能旅游的好工作。而实际上,他们面临地却是一场腥风血雨地战斗。这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记住:你不是那个幸运儿,这个世界永远真实得扎入骨髓。
在还没有打仗之前,飞虎队的很多飞行员认为这工作跟最初的预想差距很大,开始嫌弃是脏活儿、累活儿,纷纷逃离。留下来的飞行员,在打完第一场仗以后,从飞机上走下来,回头数数机身的弹孔多达100多个。顿时,死亡的恐惧汹涌地席卷而来,他说,再也不想上天打仗了。当真正面对死亡时,才知道自己原来多么渴望继续活着。
03
市面上常见的出版物中飞虎队的战绩惊人,以极小的伤亡代价,击落大量日本飞机。令人啼笑皆非地是,被飞虎队击落的飞机数量甚至超过日本参战的飞机总数,当然,这其中的偏差既有战果统计工作的难度因素,更有政治宣传的需要。事实上,日本人真的这么容易容易被击败的话,还需要英雄登场吗!这种英雄超人化的论调显然是说不通的。它与今天中国电视荧幕上的抗日神剧如出一辙,有些电视剧为了塑造一个英雄形象,不考虑实际情况,把抗日片演变成了仙侠片,经常出现用机枪击落飞机、徒手手撕鬼子等镜头。这不仅没能提升英雄的人物形象,反而拉低了形象。飞虎队员是人,只要是人就有缺点,在子弹射来的时候,他们也会恐惧,也会自私自利,甚至贪婪,但这又怎样?每个人心中都装着魔鬼和天使。我们也经常一边忍受着贪婪,一边梦想做着英雄。
当然,如果要想让自己不再像抗日神剧里的英雄那样可笑,就要懂得做真实的自己,就像作者可以面对一切压力,竭尽所能还原历史一样,真实的历史才更动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