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孩小美芳龄三十,家境小康,父母退休后都有保险金和退休金,也算是衣食无忧。可是,30岁的小美历经3段感情,都未曾把自己嫁出去。带着这样的愤懑和不解,小美找到了我们。
咨询室在北京繁华的东三环,汹涌的人潮来来往往,光鲜的着装和搭配,考究的发型通过外在传达一种精致的信仰。却罕有人关注自己内心是否丰盛,是否有自己的幸福追求和目标。
小美作为一个地道的北京女孩,三段恋爱从18岁的青葱岁月,到30而立的恨嫁执念,这12年匆匆而去。
大学时代的男朋友极其符合小说里的描述,瘦高,清秀,额头前有一缕耍酷倾斜的长发,在右侧的额头和眉宇间来回飘荡。经过微风,看过日落这一缕长发从大一到大四,因为物质条件搁浅了。
小美反复说,我的梦想就是结婚,早早结婚,早早生娃,每天过上晒娃的美好生活。可是生活总是跟我开玩笑,初恋男友是外地人,在北京无房无车。可是作为北京本地的女孩,所有的闺蜜和朋友结婚的时候,房子和车子都是必备的。我哪里也不比别人差,而且自身条件也比初恋男友好很多,至少我有北京户口,家里有房子啊。为何我要迁就呢?我要受委屈呢?
那时候年少轻狂,总觉得如果爱我,就得想办法去奋斗,买房买车迎娶我进门才对。容不得对方有什么不满和抱怨,喜欢一句干净又直白的话,想娶我,必须有房有车。人家都有凭什么我没有。
初恋男友刚刚走出校门,工作还不安定,连租房的钱都是爸妈在支付。哪里还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在小美规定的年限里买房买车。
第一段感情夭折了!
后来,想想自己或许是要求太高了吧,那就索性降低点条件吧,反正目标就是嫁人。
第二段感情中,小美找了个条件稍微有点差的,心里想房子和车子暂时不要了,最起码得付个首付嘛!可是第二个男朋友经济上也不是很宽裕,即使是个首付也是很难凑齐。小美最后妥协了,心里想了想,既然物质上不能满足我,那就情感上多迁就我点吧。于是,小美就开始提出各种要求让男朋友来满足自己。刚开始男生还图个新鲜,时间长了总是被要求,也吃不消,就撤了。这一年小美是26岁,再次单身了。
小美开始深入的反思,是不是自己还是不够好呢?
后来又碰见一个男孩,各方面的条件就更差了,但想着自己马上也快30了,那就凑合过吧!小美吸取了以前的教训,面对这份感情时,她没提房子和车子,也收敛了自己“作女”的本色,华丽丽变成贤妻良母,并在感情中多付出。时间长了之后,小美内心觉得不平衡,有点委屈。凭什么我这么迁就你,你还总是对我各种挑剔,我都已经放下自己“大小姐”的架子来照顾你的情绪和感受了,怎么还敢挑剔我呢? 其实,感情其实就是一个天平,过度付出后,总会期待对方有所回应,一旦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内心的失落就来了。
30岁时,小美又单身了。10年时间,3任男友,条件一个比一个差,最终却都离开了她。她苦笑自己是剩女,但是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差劲了?在感情里委曲求全却仍不得善终呢?再看看自己,北京土著,身材高挑,气质又不俗!
一针见血来支招:
小美最开始的时候,对男朋友的要求是按照社会期待或者说是社会的评价标准来选择,她忽略了自身对男朋友的需求,然后错失第一段感情。
第二段感情中,小美降低了自己的物质期待,却渴望对方给与更多的情感关怀。这个时候,小美已经在淡化社会价值,而选择满足自身的需求。但是她忽视了对方的需求,仍旧是一味索取。
第三段感情中,她抛弃了社会评价价值,甚至还降低自己的自我价值感来迎合男朋友。小美过度委屈和过度付出会让自己的价值感缺失,产生不平衡的感觉和心态。
接下来,小美要做的就是找准自己的需求,提升自己的价值感,在爱情的平衡中遇到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