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写《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听书稿,今天倒不是想说自己写的怎么样,因为第一次写,估计一滩烂泥,但是因为要写听书稿,所以必须反复地读这本书。
这是一本心理类书籍,讲的是一个抑郁的蛤蟆接受心理咨询的故事。
里面分析了蛤蟆为什么会抑郁,找到抑郁原因后,咨询师慢慢带着蛤蟆走出抑郁。
我现在就想分析分析我自己。
自己高三复读那会儿我绝对是抑郁了,都想到自杀了,应该不会错吧。
首先是现实生活的触发:那会儿自己复读,首先用过就是来自于复读的压力,因为自己本来是打算走专科的,但是不死心,所以爸爸花了钱让我复读,但是复读以后发现班级里很多复读的同学都是很有实力的,自己感觉远不如他们,再想到自己家境也不好,还让爸爸花钱让自己复读,读一年可能还是考一个专科,所以自己给自己的压力特别大。
找到童年诱因:因为从小,尤其是小学阶段成绩一直还不错,受到老师和其他人的赞扬,小时数的自己觉得自己很优秀吧。到了复读时,成绩不如意,形成了反差,从心理上是不认同自己的,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开始不断自我批判,有点挑剔型父母状态的感觉,而且一直走不出来,没有办法找到自己的成人状态,无法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断自己。
走出抑郁:其实我走出抑郁,不是因为向文中一样,我选择了寻找咨询师或者自己摸索出了方法,自我开解走出来了。而是我付诸了行动,我喝了药,但是没有完全喝完就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多么美好,我在干什么,于是找到亲戚带我去医院洗胃了。出院以后不知道为什么,就感觉世界明亮了,就再也没有因为自己的成绩不好而觉得世界无望,考不上大学时天大的事,一切都想开了,就觉得再大的事不过一条命,只要活着,一切都是有希望的。
我这个走出抑郁的方法比较极端,应该也是个案,比较少,临死想活了,想在想想,自己那个时候真是可笑。不过抑郁的人,的确是这样,走进去,出不来,再小的事都是天大的事,怎么都过不去。
我不知道其他经历过抑郁症的人会不会二次陷入抑郁,前提是上一次已经完全治愈。我感觉我是不会了,会因为一些事不开心,但是很短暂,这种不开心来的快,去的也快,仿佛自己有意识的不让这种不快在自己身上长留。
希望抑郁的人都能够走出来,也希望大家多理解抑郁的人。他们人前的确很辛苦,因为他们人前无恙,人后的情况却糟糕至极。
直到我去医院前,我除了和一个发小说我不想活着了,没有人知道我居然抑郁了,都觉得我天天大大咧咧,开开心心的。这也是很多抑郁者的情况。
回到这本书,这本书挺短的,就是一个童话故事,但是很有意思,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