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英]罗伯特
-
•故事脉络:
️蛤蟆抑郁成疾
➡️由朋友带去看心理医生
➡️和心理咨询师苍鹭聊天过程中,逐渐看清内在自我
➡️成功掌控自己的情绪,洞察自我
➡️和朋友们共同成长
➡️蛤蟆和朋友们互相道别,奔赴各自事业、梦想
-
苍鹭一直在引导蛤蟆,让蛤蟆主动看清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发现自己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三个心理特征:
“儿童自我状态”:行为和感受像个孩子。
“父母自我状态”:表现得像自己父母一样。
“成人自我状态”:用理性而非情绪化的方式行事。
我们可以把“儿童自我状态”理解为:妈宝男,爹宝女(有这种称呼?)这种习惯性依赖长者的行为。
把“父母自我状态”理解为:一些爹味十足,好为人师的某些人,总是喜欢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等行为。
一个成熟、理智的人,能够将自己稳定在“成人状态”,不受“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影响。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篇幅不长,大约7、8W字,很好读。
适合希望了解自己内在情绪的姐妹。
尤其是,认为自己成年后,仍然备受原生家庭影响的姐妹们。
通过蛤蟆先生的视角,在苍鹭的引导下,得到心智上的成长。
长大后,我们似乎很少关注过自己的情绪。
相比自己的,我们总是更在意——别人会不会误会了自己某句话、某个动作,总觉得别人的不开心都和自己有关,时常陷入社交焦虑、质疑自己的无限循环中。
•于是,我们需要的是——心灵上的成长:
在理智上理解自己。
通过和自己的情绪做连结,来充分的理解自己。
•我们需要成为的是——高情商的人:
拥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
能管理好情绪,从悲伤和不幸中迅速振作起来。
️希望大家,都能在心灵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且充满希望地生活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