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昨天在上数学课,突然老师找到我说:我侄女她有情绪了,不想上课了。让我去看看,开导她一下,然后我就去看看她。
她确实很不开心,歪着脑袋,没精打采。我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让她出来,然后我就搂着她的肩膀,朝着我的办公室方向走去;一边走,我一边对她说:“来让姑妈陪你一起聊聊天,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你好好说说,我听听,看看怎么帮你一起解决。”
(肢体语言先行+表达感受+具体支持)
进了办公室,我让她坐着沙发上,我就挨着她坐下来,顺便我就牵着她的手,微笑着对她说:给姑妈说说,今天怎么啦?是身体不舒服,还是有什么想法,给我说说呗!
她很不开心,摇摇头,不说话。
我接着问,要不,我猜猜是什么事情,你负责点头或者摇头就行。
(孩子有情绪,我就降低要求,让孩子通过点头或者摇头来表达。)
她点点头。
我问:是不是身体原因?
她摇摇头。
我接着问:是不是学习原因?
她点点头。
我继续:是不是数学学不会,导致不想学?
她点点头。
我说:是因为老师没有教明白,还是因为数学难不想学?
(区分技术,保护老师,直面数学问题)
她说:是因为数学难不想学。
我问:是整个六年级内容不会,还是最近学习的内容不会?
她说:是最近新学习的内容,不会。
我问: 是不是刚学习的圆和圆锥的内容。
她说:是的。
我说: 哪里不会补哪里,哪里不会,我们请老师帮忙解决。
(清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她不吱声。
我问:是基本概念和公式不会,还是题目太难,不会?
她说:因为公式也记不住,就不想学。
我说:是因为公式不会,你不想学,对吗?
她说:是的。
我说:还有吗?
她摇摇头。
我说:你想不想我教给你个方法?
(给孩子一个及时性的反馈,给孩子内心力量支持)
她点点头。
我说:那在我教你方法之前,想不想听听姑妈以前学习数学的情况。
她点点头。
那我,就给你讲讲吧!以前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也不喜欢学习数学,感觉与数学无缘,总是考试不及格,我也很烦数学,但是我听数学老师的建议,他让我从最基础的学起,难题可暂时放弃,务必抓好基础题,每次错题整理在一个本子上,没事的时候就去看错题和正确答题步骤,及时每天抽空复习一下,尤其是在考试前,更应该抽时间从前到后复习巩固一下,特别是该记该背的公式必须抄下来,贴在文具盒上或者桌面上,后来写在便利贴上,放在裤子兜里,随时有空随时拿出来记记背背,利用零碎的时间去记忆,睡觉前再次复习一下,直到熟练为止。就这样,我慢慢从不及格到及格,从及格到70分,70分到80分,最好的一次考到了85分左右。
(不需要说教,借力于第三方力量的支持,交给孩子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更有代入感,更容易接受,更让孩子可以看到希望。)
我看看侄女的眼睛,一边讲,一边摸着她的手,慢慢地感觉侄女被我的故事所吸引了。
她突然问,真的吗?
我说:姑妈什么时候说过假话,要不你问问你爷爷奶奶,我以前语文和英语很厉害,就是数学让我烦死了。
(共情孩子的感受,暂时与孩子的情绪保持一致。)
就像现在你也一样,语文和英语都很好,就是数学有点不给力。但是你比姑妈好,我们那个时候还没有老师教我,现在多好,还有老师一对一教你,老师对你还好。哪里不会教哪里,你只要跟着老师的要求,一步步去落实就好。
再加上,爸爸妈妈和我们都会全力支持你,有什么困难,学会及时表达,让我们知道,方便我们第一时间可以帮助你。而不是在这里生闷气,耽误时间还影响心情,多不好。
(让孩子知道多方力量支持她,提升她内心的力量感。)
我试探性问她:我这样说,是不是现在你的心情会好一些。
她说:是的。
我说:那就好,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在每个阶段,我们都会有这样的那样的问题,这很正常!
我们都是普通人,只要我们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情就好了,尽力而为就好了。就像现在,你才12岁,我给你谈学习;等你22岁的时候,我给你谈大学毕业啦,该找什么工作;等你32岁的时候,我会问你在哪里上班,结婚了没有?等你42岁的时候,我会问你工作怎么样了,几个孩子了等等。
(利用时间轴的方式,让孩子可以更清晰现在的问题不算什么大问题。)
所以,只有我们在每个阶段认清自己,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就好。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坚持去学习就会越来越好,这就是熟能生巧的过程。
接着,我就顺便表扬我侄女:姑妈觉得我的侄女善良,有爱心,懂事,还有很多好朋友,语文和英语都很厉害,这些都是你的亮点啊!我摇摇头她的肩膀问她:是不是啊,是不是啊!
(及时肯定孩子的优点,让孩子认清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
侄女开始开心地笑了。
看到侄女此时的样子,我就知道她基本上情绪稳定了!
然后,我就问她: 还需要爸爸妈妈或者姑妈做什么,随时告诉我们,我们及时给你指导,但是有一件事情要提前说清楚,那就是我们尽力而为,从简单入手,抓好基本知识是关键,然后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专项训练,让自己能越来越熟练。可以不?
来,我们一起拉个勾,我们今后要慢慢来调整自己,力争越来越好就行。
结果,侄女开心地给我拉拉勾,就这样圆满解决本次的小情绪带来的不开心。
(与孩子进行约定,给到孩子力量的支持和信心的鼓舞,让孩子敢于挑战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