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高尔基最为有名的作品,莫过于中学课本上的《海燕》。那种乌云笼罩下的不屈不挠,至今重温起来仍然让人激动不已。最近读了他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面对人生坎坷,主人公阿廖沙就如同暴风雨来临之前,在海面上勇敢展翅飞翔的海燕,即使再大磨难,即使身处困境,他仍然寻求精神寄托,保持着自由的心灵。
阿廖沙父母属于“奉子成婚”,婚姻并没有得到外祖父的同意与祝福。尽管在婚后,他们幸福生活了一段时间,一切止于那个大雨滂沱之夜,阿廖沙的父亲感染疾病不治而亡,外祖母带阿廖沙母子回乡,和两个舅舅一家生活在一起。在这里,年幼的阿廖沙见识到了人性中最为丑陋的一面,亲人之间的相互算计和争斗,对于弱者的欺压,比如,他们故意把盲眼仆人经常用的顶针,放在火上烤热,捉弄他,却被不明真相的外祖父恰好戴在手指上,烫得哇哇大叫。就是失手闹出人命,他们也丝毫没有悔改之心。这个充满罪恶与邪恶的世界,让阿廖沙感到恐惧,幸好他的身边,一直有着爱护他的外祖母,用善良和宽容感染着他,呵护他一天天长大。
成长之痛寄人篱下的滋味并不好受。十三岁的阿廖沙外出做了童工,他被人欺辱,也会饿肚子,他开始思索,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命运会有所不同,他接触到了书本,逐渐从只字片语中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那是一个充满正能量,有着光和热的美好世界。灵魂自由飞翔,可身体却还是处在泥淖中,阿廖沙痛苦不已,但他无法解脱。周围的人浑浑噩噩,不时教唆阿廖沙吸烟,赌博,去妓院,偷盗。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堪。
知识,就是通往自由之路的阶梯,阿廖沙毅然决定走上求知之路,通过和一群有识之士的接触,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的交流,阿廖沙迅速成长起来,并且走上了革命道路,他的人生目标也渐渐清晰起来。拯救广大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成为他的信仰,他积极投身革命。
成长之痛高尔基善于场景描写,每当人物的命运心情发生变化,他总会有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那天边的流云,那森林里的树木,那伏尔加河上的水鸟,都成为烘托气氛的壮阔背景。每看到那一段,就会不由自主随着作者的笔尖,爬上高山,走进森林,趟进河流。看流云,赏落日,听雨声,跟随纤夫拉纤,喊着号子。正是因为作者有了深刻的生活体验,他才能有如此逼真的描写。
小说三部曲里,是一个青年的成长历程,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世事无常,把他磨砺的越来越坚强,他有过挣扎,有过迷茫,但他凭着一颗勇敢的心,冲破层层迷雾,走出重重困难,重拾自信,迎来光明与胜利,重塑一个崭新的自己。人生本来就是浪里淘沙,没有谁会一路顺风顺水,鞋里总会有硌脚的沙粒,心里总会有咽不下去的委屈,当挺过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无数风光在险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