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想用某种方式抒发一些内心积存已久的东西,如果不能释怀,必将带着这些伤痛走入下半生,那些伤口处虽然结痂看似好了实际里面总是会隐隐作痛。如果要跟人倾诉的话,好像就会变成一种控诉,对父母控诉的人,在别人眼里是多么幼稚而不知道感恩的人,毕竟父母养育了你。
我的父母可能自身从小也受到了家庭的伤害,他们两个人性格不同,一个外向,一个内向,但是有共同之处是都很幼稚,暴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彼此不能包容一点,一件小事,半句不合便开始相互厮杀,放任表达自己的不满,相互抱怨更是日常功课……这样幼稚的两个人,对待孩子的态度自然也是粗糙恶劣,孩子表现出任何不符合他们大人理性思维的方面就要被责骂,讽刺,体罚等等比如和玩伴玩被欺负,比如遇到害怕的东西尖叫,比如学了同学某种习惯,比如打破了东西,比如姐妹争吵……父母在孩子面前没有退让,一点小事也会让孩子委屈到哭,没有正确方式教育,做得好忽略,做得不好嘲笑打骂……除非生病会带去看医生,不然眼睛里看不到关爱……其实打骂相比之下是最能接受的,孩子肯定有调皮捣蛋的时候,做得不好接受批评教育甚至打骂那都无可厚非,不会留下任何阴影。在看了《游戏力2》前面一些页之后,我很激动的写下这些,一方面他们从不设想某种情况下孩子会不会害怕,害怕时他们从不安慰,说理都懒得说几句,简单粗暴,可以归结为时代原因,那时候大部分家长不懂怎样教育孩子,但是相应的安全感应该要给的却从没有,我一直归结为他们很幼稚,其实现在分析应该是他们的眼里很少有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的情绪,看不到自然也不会去照顾到。加上他们长年争吵,对待工作生活各方面的消极态度也大大地给予孩子副作用。如果父母没有从心底里传递出来的疼爱关心,那他们就很难联结孩子的内心,更不可能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他们比较关注的是跟别人家孩子相比,有多少差距,其实他们也未必了解别人家孩子,只是觉得自己家的太吵闹太不听话而已。我妈比较关注别人家孩子穿得怎么样,她自己从小被忽略没有合身新衣服穿,不知道多羡慕,所以这是她的心结,由此表现出来的是她会按照自己的审美经常给我们做新衣,所以我们在学校会看上去挺打眼,一方面长得还行,另一方面当时物质条件普遍一般。而我们的内心,从没人看见。我小时候爱阅读,加上从小与能干有主见的奶奶一起长大,所以我从小到大都是有主见的姑娘,并且价值观世界观导向比较正确的方向,是个有思想的乖孩子,但是内心荒芜得像沙漠,内向,自卑,不懂爱,不懂关心朋友,不关注周围,不会与人相处,熟人面前喜欢夸夸其谈,显得自己很有见识很有思想,说话直来直去,不经过脑子,做事没有耐心,怕挫折,胆小紧张,不能承担责任……所有这些都没有人教我应该怎么做,没有人帮助,关心……而当时我的父母一个在单位昏昏噩噩不思进取上着班,一个在家止不住地抱怨这抱怨那,永远都走不出家庭矛盾,无休无止地吵架,抱怨,然后生病与贫穷祸不单行……一艘破船风雨飘摇,而我这个快要18岁的大女儿,要开始负责赚钱养家,要每天装做若无其事地逗乐伤心的母亲,无尽的开导她,让她开心放心,给她买新衣服……其实我也赚不到什么钱,当老师一份微薄的薪水,共同承担妹妹的学费,家里已是家徒四壁,几件亲戚家淘汰的旧家电,一些摇摇晃晃的旧家具,一间墙壁掉渣房顶掉灰的房子……这是在上个世纪末的情况。
但是我一直没有放弃和一直喜欢做的事情是学习,从小喜欢看课外书,做读书笔记,成绩优秀,到初中更是深深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读得轻松而有成就感,这种趋势一旦打开很容易让人与远大前程联系起来,可惜,故事并不是这样发展的。从小我妈就羡慕那些解决农业户口的女人和孩子,就是男人有工作,有政策可以解决老婆孩子的城镇户口,有户口的孩子不用多努力长大也可以被安排一份工作,这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社会状况。我妈做梦都想解决户口但是我爸根本不懂人事运作只等天上掉馅饼,所以自然无果,这便是我妈心头一块重病。读书也是一个解决工作的门路,可惜他们只想走捷径,于是选择让我在上个世纪90年代搭上了读中专的末班车。从此以后的很多年里,每年高考时节,就是我犯心痛病的日子。我从小自然流露出的天赋其实不少,一二年级已表现出对绘画的热爱,这种小火焰在第一时间被他们合伙无情掐灭,理由就是可笑的一个女孩子不适合当画家! 后来大一点,我喜欢上书法,每天做完作业会拿家里的旧报纸练习大字,没有人赞美,没有人看到,更没有人想过送到哪里学习一下……读书,写作,书法,绘画,这些我从小到大都喜欢并且略有天赋,而父母眼睛看不到,却被取笑笨,不会唱歌,跳舞也不会……如果他们那一代人脑子都坏掉了,我可以原谅,如果我现在混得还不错,我可以原谅! 虽然我后来一直坚持学习,考专科文凭,考本科文凭,甚至打算考研……也许是运气不好,也许是选择错误,也许性格方面有太多的缺陷,我始终没有走出碌碌无为的宿命,当然,下半生仍可继续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