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01标题:你真的没有投资机会吗?
永远不要抱怨“没机会”。抱怨是另外一群人做的事情,反正不是我们。
问题在于,看到了机会不等于可以“自动掌握机会”,还是要加上持续的思考,以及基于自身思考的行动,才有可能真正把握机会一只是“才有可能”,而不是“必然”,因为总有运气因素存在。
你要做的是: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思考,用自己的资本负责任地进行投资,负什么责任呢?在浮亏的时候淡定,在浮盈的时候从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大多数人没有合格的知识和判断能力在那资金背后做支撑)。
你看,有些(大)机会,那么明晃晃地站在那里,可很多人就是看不见但是。
“看见了”又怎样?你以为你看见了机会,机会就是你的吗? 显然不是。
看见了只不过是看见了,把握机会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机会越大,看到它的人群就越会展现出一个奇怪的倾向:面对越大的机会,人们的行动力越差。
感悟:人生也是如此,抓住机会,机会来了,不要彷徨,不要犹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自己的资本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面对越大的机会,人们的行动力越差,因为害怕,怕有陷阱,怕有埋伏,这样的好事怎么会轮到自己?就比如说有一个可以变优秀的成长机会在眼前,比如一次公开演讲,我希望自己可以参加,变得优秀,但又害怕成为焦点,这样的犹豫,正是作者说的这种奇怪的倾向。
02想到(知道)、学到、做到之间有很远的距离——形象地讲,相差一个巴菲特,或者无数个李笑来。
成长很简单:想到之后做到。
感悟:做任何事情,只要想做,永远也不晚!栽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有没有想过,自己总是知道却做不到,或许只是因为我们压根就不想改变。
又或者说是因为自己仍有退路,即便不改变也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所以缺乏改变的动力。
有段时间,自己总是睡前刷手机,有时候能到一两点才睡着。
虽然知道这样做不好,但当时身体还可以,除了第二天早晨起床比较困外没什么不适,所以当时渴望少刷手机,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就一直没坚持下来。
直到某一天早晨起床,眼睛火辣辣的疼,原本手机不离身的我,那几天的手机使用频率大幅下降,一整天下来手机电量都还没用到一半。
人都是有惰性的,只要在自己还有退路,内心的渴望不够充足时就不会发自内心的改变。
所以想想看,行动跟不上是不是因为你的退路太多?如果是的话,不如尝试破釜沉舟,逼着自己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03其实,我早就给出了答案:是投资者的“思考能力”(或者说“智慧”.资金要想成为资本,需要具备“金额”、“时限”智慧”这3个要素。它们的重要程度,按照如下顺序排列可能是最合理的:智慧>时限>金额
为什么金额实际上是投资活动中重要程度相对比较低的因素呢?因为衡量投资成功与否的核心指标,并不是最终赚到了多少“钱”(绝对值),而是到了最终,起初那些钱的增长比例是多少(相对值)--增长比例才是更为本质的衡量指标。
感悟:投资智慧更重要,归根到底,投资,除了运气,还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至于如何投钱,就是技术层面了。
一天没有出门。
今天,心情比较低落,也许,真的是有期望,就有失望吧。
做好成长的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