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星星,盼月亮,我去年校对过的一本书终于出版发行,上周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有些忐忑不安。说白了,还是有些不自信,虽然我们是认真用心翻译过的,但是因为一些技巧不到位,我知道一定会有不少问题。
我去年已经读过这本书不下五遍,虽然,当时这本书真是看腻了,一眼都不想再看了。但是收到正式出版发行的书,我还是带着虔诚的心,认认真真阅读。就像自己做了一顿美食,要坐下来品尝一下咸淡滋味。现在书已读了五分之一,有几处真是惊出我一身冷汗,我在想,如果我今年再译,绝不会写成这样了。
今年春天校对的第二本书时,我多少有了些经验,中间还重读了余光中的《翻译乃大道》,也学到了一些技巧。因为我知道自己水平依然不够格,所以我用了一个笨办法,我一直在问自己:写成这样读者能看懂吗?读起来费劲吗?这是中国话吗?没想到,这也正是思果《翻译研究》一再提到的原则,我想最朴素的原则其实也是最实用的。
我可以一直持续做翻译这件事情,只是为了乐趣,真心热爱,当然如果能有一点小小的成就,那更好。如果没有,自得其乐也很好。
思果的《翻译研究》里,有多处关于翻译的比喻很有意思:
余光中在序言《变通的艺术》里说:翻译就像婚姻,是一种两相妥协的艺术。
思果说:翻译就像有间 杂乱无章的房子需要你整理,不仅很乱,而且他把东西藏起来,你得自己想办法去找出来,甚至没用的东西你要丢掉,有些要自己补上。高明的译者丢掉没用的,添上少不了的。
翻译是艺术,是要动手做的,不是谈理论,研究一下,思想一番就可以学会,翻译不像洗一件衬衫,可以把它洗得干干净净,翻译就像琢玉,可以琢磨个不停。
事情总是越做越有经验,一定要不停地学习,才会有进步。 今天继续阅读思果的《翻译研究》,书中写道:译好以后,撇开译文,等忘记了原文再读译文,这是你就知道读者读后能不能理解了,要事实设想自己是读者。这不就是我现在在做的事情吗?今天记录一些翻译技巧,一字一字敲入简书,我一定会记得更清楚。
中英文机构的比较:
中文的一堆词分开这放着,无所谓,英文却一定要用词来连起来。所以英文的句子里有很多“环” if which ,then, than ,that ,and,in ,on ,or, to be。英文是用这些词语串成了一串珠子,拿起一端,整个都拿起来。
但是,在中文里,如果我们不把环去掉,就没办法翻译成中国话的句子,所以必须要牺牲一点准确,我们可以将意思分成几段。
英文里的长句子,整句就是一条链子,由许多环连接在一起,而中文缺像一块一块的糕饼,零零碎碎放在一起,中文部不可太长,纠缠在一起,念不断,肯定译不好。
中英文表现所采取的道路不同,英文是先说一点再接一点,一层一层说下去,而中文的次序可能正好相反,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跟着英文走。原文的一整句,译文要拆成好几句,中间的连接词大不用译出来。
把英文译成中文的基本条件
1.能用中文写作 2.懂得英文 3.有点治学训练 4.对文字的敏感 5.现象力 6.勤劳精细
固有名词的翻译
尤其是一些人名,英文的名字姓氏翻译成中文都很长,有些原文一会用姓,一会用名,翻译的时候要学会变通,只用一个名字,否则读者就要给你弄糊涂了。我遇到过这个问题,当时为了忠实原文,现在想想确实有点乱。
中文的语法:一:向来都这样写。二:大家都这样说。
【1.主语】英文里讲究句句都有主语,比如we he ,she ,it 英文里连用三五次用它开头都无妨,但是译成中文,就嫌累赘,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酌量把几句拼成一句,省去主语,避免重复。
但是有时,又不可省,要酌情处理。
【2.单复数】中文名词没有数的变化,而英文里则有复数,我们应该注意复数的译法,最大的头疼就是“们”,很多“们”是我们平常不用的,很多译文不用“们”会更干净,许多形容词比如,都、一致、许多、好些,都已经 有不止一人的意思了,所以根本需要要“们”
要特别注意“他们” 第一,很多他们其实是用不着的, 第二,英文里代名词遇到容易混淆的时候,可以把原来的的主词或宾语再重述一遍, 第三,有很多they 只用它就够了,不需要他们。
另外与很多“it” 是可以用 “这”来代替的,但是要主语不要 这这这 太多了。
还有中文里的“些” 本来就可以表示复数
【3.量词】量词要合适 位 和 个 ,这个值得注意,我已注意到这个问题。
【4.冠词】英文名词前多用冠词a the, 于是自有翻译以来,中文添的“蛇足”之一就是“一个” 很多处没必要有一个都删干净,译文会更干净。
【5.副词】英文和中文的副词,有些用法不同,一般情况下,中文用的很少。但有时往往英文是名词,到了中文却成了副词,可见与此类无关紧要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翻译的时候词类是需需要考虑的。
副词的位置:副词在句中的位置本没有一定,这件事关于修辞,与文法的关系较浅。比如 only all , 具体的位置要考虑到语言的习惯,意思改变了吗?如果读起来不自然,试着换一个位置,看看是否好一些。
【6.名词短语】这个问题我也发现了:英文化的最大问题是把短语当做名词来用,这样的说法破坏了中文的纯净。比如:我不喜欢他的“将计就计” 直接说成, 他不肯就范,我不喜欢他这样将计就计。 物价上涨得如此迅速 改成 物价涨得这样快。
【7.名词和动词】名词未必可当动词 ,动词也未必可当名词。 比如回答是动词 答复是名词,不用通用。
【8.时态】英文里的时态用中文来表现,有时不必拘泥于字眼。比如 have+过去分词,不西药翻译成“曾经” 可以译文“曾”“过” ‘过去’
英文里有很多shall will. 将来时翻译过来“将” 但是在翻译时,你要问自己:我说话时,会在这里用“将” 吗? “将来”时中文 “将” 不是。
劣译的其中一病,就是满篇“将” “曾经”。
【9.的】思果说:白话文的“的”字真叫人头痛, 哈哈哈,在此处我诚恳接受批判。好在第二本译作中,已经进步很大了。如何避免对的的不休呢?
1. 能去掉的直接去掉。
2. 的 与 之可以互用,避免重复
3. 同一个句子中最好不用两次的,可以换一种书法,是在不行就断句,分来两句来说。
总结起来,“的”字在剧中可有可无的情况归纳如下。
一。的 可以分开句中的许多单位,所以每个“的”都是一个短频。
二。单字形容词不可用的 ,两个字以上的都要用了。
三。最高级的形容词也要有“的”。
四。的 字后面不可用动词,如果有动词去掉的
五。 语调要美,两个的不可靠得太近
六。所有格的的不可省,但是属于形容词性的所有格 就要删掉了。
七。 我是不赞成的 ,不如说成: 我不赞成。 去掉的和是。
八,有些地方可以用“那” 代替的。
【10.在】 这个问题,我也注意到了,其实很多“在”字完全可以省去不写,也可以用“于”来代替。 比如“在鞋的品质方面” 完全可以直接说 “鞋的品质”
还有“从 …… 中 ” “在 …… 里中” 要根据上下意思,来准确翻译。
在 …… 上,现在的毛病是用滥了,很多地方完全可以换种说法,更易懂。
【11.太…… 以至于】这个是so that 译法,但是这不是中文,比如:他是如此的愤怒,以至于…… ,我们完全可以说成: 可他把他气坏了,所以,后者说 他一怒之下,就(竟)……
【12.和 及 与】 英文里用and和中文的 和、及不同,比如英文里A、B andC,翻译者尽可以不理会最后的and,如果加上就实属多余。
or不一定能够非要译成 “或” 也可以当做 and来翻译。
两个形容词之间是“而” 一定不要翻译成和,或者可以省去也更好。
【13.大约】about 不一定非要大约,也可以说“左右”“前后”“上下”
【14.着】 似乎看到动词+ing 就译成 着,万万不可取。
【15.是】很多地方可有可无,不如省去简单利索
【16.其他】没有与不 无与未 也不同
译文里的很多“而”是可以省去的, 比如 听了这句话而大为诧异,可以直接说; 听了这句话,大为诧异,更符合中文的习惯。
使他置若罔闻,这一句不妥当,因为使的后面一定是采取行动或发生现象,可以改成“这一来他就置若罔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