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在湖南芷江主持了受降事宜,世界瞩目,这成为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也是其兴义故居中的一大亮点。
1890年4月2日,何应钦出生在贵州省兴义市泥凼镇,何家大院至今仍保存完好。何应钦故居的外墙上涂有“受降大典”的巨幅照片,进门后即可看到在5块大石头上刻着的日本“降书”,其中写道:“日本陆、海、空军,当即服从蒋委员长之节制,并接受蒋委员长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颁发之命令。”
故居建于山腰的平台之上,占地10余亩,由正厅、两厢、花园、鱼池、马厩等组成,十分气派,俨然为一处大户人家,里面的石雕木刻、家具陈设等异常精美,就连门墩石都是镂刻雕琢而成的,尽显豪华。而最不可思议的是,房屋的柱石高达1米,这是因为木屋随着何应钦地位的不断攀升被抬高了三次,而其一生的荣耀大多与蒋介石有着瓜葛。
何应钦于1910年入日本振武学校留学,与蒋中正是校友。1916年归国后,何应钦任贵州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在地方军阀混战中,他受暗算被迫出走家乡,到多地讲武学堂任教。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时,受蒋介石之邀何应钦走马上任副总教官,从此其官运一路开挂。他多次带领军校师生东征西讨,颇有建树,深得蒋的器重,于1928年被任命为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
抗战时期,何应钦历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参谋总长、中国陆军总司令等职,指挥了滇缅战役、湘西战役等重大战事,接受日本投降亦成为其人生的巅峰之举。然而,何应钦的双手却沾满了共产党人的鲜血,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再到“皖南事变”,都有他推波助澜的身影,原因不外乎何应钦在表忠心,以博得蒋介石的好感。但何、将二人之间也并非没有罅隙。
随着何应钦在军界地位的提升,其野心也日益膨胀,开始觊觎最高统帅之位,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他在西安事变中的表现。1936年12月,蒋介石被扣西安后,临时在南京主政的何应钦便大张旗鼓地要武力讨伐张学良、杨虎城,实际上是要把老蒋置于死地,取而代之。何应钦在主持日本受降仪式后风头更盛,可物极必反,此后蒋介石便千方百计地降了何的职务,到大陆解放前夕,何应钦逃往台湾。
然而,何应钦的高明之处在于擅长看风使舵,其又极力吹捧蒋介石,为他复位“总统”之职摇旗呐喊,更为蒋经国的接班造势,从而得到蒋氏父子的再度青睐,被授予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之职。晚年的何应钦不问世事,与故交旧友打牌钓鱼,并和爱妻执手到老,最终于1987年善终,享年97岁。
在何应钦故居中,悬挂有1959年蒋介石为其祝寿所赠的条幅“同舟共济”,读来终觉有几分讽刺意味。所谓的“同舟”不过是共同利益的绑定,友谊的小船永远经不住权势诱惑带来的风吹雨打,一旦彼此间出现他求的裂痕,进水翻船定是必然。而“共济”更是你争我斗的假面,在皮笑肉不笑中维系着伪善的一团和气,在角力间将龌龊粉饰为修养。
站在何应钦故居之中,遥望千军万马般的群山,一代国民党大员的跌宕人生还是会令人感触良多。其一生很好地诠释了“柔弱胜刚强”的哲理,他或借力高企,或潜心渡劫,总是能化险为夷,在顺势而为中趋利避害,将生命轨迹画作连绵起伏的山脊,高低跌宕,而又丝滑顺畅。与友人“同舟”方能异彩纷呈,和对手“共济”才可逢凶化吉,而变敌为友便是世间高人,何应钦真牛人也!
2023.12.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