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63)
皇城相府
文/石岩磊

位于山西省晋城市的“皇城相府”,为清朝重臣陈廷敬的故居,说其是“皇城”,因为康熙帝曾在此下榻过两次,称其是“相府”,因为陈廷敬做过相当于宰相之职的文渊阁大学士,他还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历任工部、户部、刑部、吏部的一把手,并主持编纂了《康熙字典》。陈廷敬从政53年,经历28次升迁,可谓平步青云顺风顺水,最后还得以善终,在大清一朝极为罕见,那他有何秘籍呢?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陈廷敬之所以能长期被皇上所赏识,就在于他的一些特长,除了其博学多才能诗会赋之外,陈廷敬还清正廉洁铁腕肃贪。他主张“上官廉,则吏自不敢为贪;上官不廉,则吏虽欲为廉而不可得”,所以在其任上扳倒了多名“大老虎”,他狠刹跑官、要官、买官的不正之风,官场因此正本清源面貌焕然一新。而陈廷敬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为人持重稳健,正如康熙帝对他的评价:“宽大老成,几近完人。”这在其官邸中也能窥见一斑。

“皇城相府”分为内城与外城两部分,内城是陈廷敬的祖辈所修,外城为他晚年所建。其中有16座院落、640间房屋,总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可谓规模宏大,但无一处违制建筑,屋舍一律青砖灰瓦,尽显古朴典雅的韵味,没有丝毫奢华之感,而且非常注重细节上的处理。康熙帝睡的床,围栏加高至屋顶,意为顶天立地,足见陈廷敬心思之缜密。整个“相府”犹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堡,更彰显出大学士的远见卓识。

“皇城相府”的四周筑有高大的围墙,其上开着许多垛口,用于瞭望与向外射击,还暗藏125间屯兵洞,为战时家丁、垛夫小憩之用。北部建有高十丈的“河山楼”,可以居高望远及时发现敌情,且备有水井、石磨等生活设施,能够自持很长一段时日。陈廷敬的后人就遭遇过土匪和流寇的多次袭扰,终因“城堡”牢不可破而安然无恙。可见陈廷敬的功业不仅在朝,亦在家,他的深谋远虑泽被后世惠及子孙,同时也为家乡人民带来了无尽的商机。

“皇城相府”已被打造为知名景区,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外地人来此游览观光,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住宿等旅游行业的发展。而陈廷敬身上的特质更值得人们在参观中仔细品读,他一方面严以律己克勤克俭,另一方面又沉着应对敢于天下先,堪称内圣外王的典范。他宽大而不无度,老成而不圆滑,难怪康熙赞其为“完人”,其为官之道值得许多官员揣摩借鉴。
一代名相早已作古,但“皇城相府”中仍留有他的身影。精美的砖雕讲述着低调与奢华的辩证法,凌空的飞檐阐释着入仕和归隐的相对论,世上或许没有一成不变的绝对,只有恰如其分的刚刚好。假如陈廷敬遇到的帝王不是雄才大略的康熙,大概其刚正不阿的秉性定会招来杀身之祸,在对的时间点,遇上了对的人,便能成就辉煌。兴许,“皇城相府”也一直静候着那个对的人,期待着与你演绎伯牙子期般的相逢。
2021.7.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