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三湘都市报报道,5月21日,在长沙县人民法庭上,上海易鑫代理人以肖先生承租并使用车辆,累计5期没有支付租金为由,要求其支付1.7万多元违约金。肖先生坚决不同意,称“我付了5万多元首付(含车险、手续费等),是在上海易鑫合作伙伴长沙的经销商淘车门店员工的误导下,签订了一份所谓的‘车贷申请表’(实为融资租赁合同)。”最后因为争议激烈,法院决定择期宣判。
其实和肖先生有相同经历的车主还有很多,财经天下周刊去年就爆出多名车主车辆被扣,钱车两空。
身陷“套路贷”因为没看清合同?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据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李维灿先生表示“签合同的时候,易鑫的人就一直翻着合同,手指头戳着合同告诉我在哪里签字”,王晓萍女士也说“港田销售人员和易鑫的人把合同给我,直接告诉我需要在哪签字,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了和易鑫的租赁合同”大多人之所以身陷“套路贷”,都是因为没有仔细看合同。半岛网去年也曾报道过青岛车主冷先生遭易鑫车贷半夜拖车,贷款28000还款变成37600的事例。而由于合同白纸黑字,易鑫并未为此承担责任。
蓝鲸财经总结了易鑫投诉平台上的投诉,大体分为三类:一是签订融资租赁合同过程不透明;二是口头约定的贷款金额与实际不符,第三是提前结清需支付高额违约费;最后还款逾期后易鑫私自拖车并要求收取高额“拖车费”。
很多人是第一次买车,什么也不懂,拿着合同就签,根本不会仔细看;再者,很多人都是被汽车公司直接介绍过来的,出于对汽车公司的信任他们也从没往“套路”上想。另一方面,销售人员口头约定的贷款金额与实际不符,当消费者发现自己被套路,想要提前结清所有欠款及早抽身时,却发现自己还要支付高额违约金。
尽管易鑫常年被指“套路贷”,但目前为止并未有任何关于易鑫作为被告败诉的案例,相反,易鑫集团作为原告告赢承租人的例子在网上有很多。很多车主无可奈何,只恨自己签合同时没能仔细看请。
为何“套路贷”屡屡成功?
“套路贷”不仅发生在汽车行业,房贷、现金贷等更是屡见不鲜,那为何“套路贷”能够屡屡成功呢?
关键就是在人的心理上做文章。他们利用人的“盲区”,如缺乏审核合同专业知识;对相互介绍人的盲目信任;这种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的侥幸心理和贪便宜,为利率低,放款快等信息迷惑。殊不知,“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坏”,归根究底还是要自己警惕起来,很多涉及到金钱和自身权利结成契约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合同是有法律效应的,每一个签名都是要为后果负责任的。
套路贷防不胜防,任何人都可能中招,此时你还会有侥幸心理吗?我们要从心理上重视,从行为上杜绝。
在心理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超前消费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同时避免非理性消费;不能盲目听从他人建议,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克服侥幸心理,每一次疏忽大意都可能会酿成苦果。
在行为上,选择正规机构,借贷之前要提前了解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利率,不贪图小营小利,始终保持警惕;然后,在签署合同时要认真阅读,不依赖他人的讲解,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必要时请专业人员进行审核;要拒绝一切以做抵押为由向你索要身份证照片等拍照的虚假行为;最后如果真的陷入了“套路贷”的陷阱,要及时向警方报案,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避免走上极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