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无限潜能》(美)安东尼.罗宾。读书打卡~精华摘要---2
第二章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生活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如果你始终坚持卓越,往往就能做到卓越。
有无之间,能否之间,做与不做之间有何区别?为何有些人能够击碎内心的恐惧,从难以承受的厄运中重获新生?最终功德圆满。而另一些人尽管拥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一切有利因素,任然不能避免以悲剧收尾?源自他们与自身交流的方式以及所付出的行动。一样遇到四处碰壁,几进绝望的空间,该如何选择呢?事实上,那些卓越人士所遭遇的困境丝毫不比我们少,甚至更多。成功绝不是一帆风顺,必然伴随着形形色色的困难。一个人能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未雨绸缪,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当米歇尔知道自己身体的3/4被中度烧伤时。他面临着诸多选择,他把这种经历当做上苍对自己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考验。这是为了有朝一日大获成功在做铺垫,就是这种自我交流使他形成了影响其一生的信念和价值观。他的人生并没有以悲剧收尾。即便是他遭遇了下半生瘫痪的惨痛经历,仍能坦然处之。他知道如何向自身传达积极的信号,当身体的疲倦唤醒他痛苦、无奈的回忆时,他能够为其赋予新的意义,并不停的以积极的信号提醒自己。
事情从未改变,改变的是我们自身。
模仿的巨大功效。
在我所研究的卓越成就领域,我不放弃每一个成功模式。我们所有的能力、行为均由神经系统控制,任何人的任何成就均离不开神经系统特定的交流方式。
理论上而言,你可以获得他人可完成的任何成就,这种精确具体的复制他人的特定行为的方法。本书称为“模仿”。
模仿是通往卓越成就的最佳捷径。倘若某人能够取得某项成就,只要肯投入时间和精力,所有的人均可以做到这点。想要成功模仿一个已经成功的人,用他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做事,直至复制他的成就。让运动员回想一下自己的最佳状态。并且让他模仿当时的情景,触发出他的最佳表现。
复制任何卓越的成就,有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扇门代表一个人的信念系统。一件事自己坚信可以做到即可做到,反之必然失败。向神经系统传达积极的信息,并不停的自我暗示和鼓励,自然信心满满,事半功倍。
第二扇门代表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即一个人组织思考的特定方法。
第三扇门代表一个人生理状态。模仿的事例比比皆是,从婴儿的牙牙学语,到运动员钻研前辈的技术。再到创业者创建自己的公司,那些富可敌国的人,往往是那些会善于模仿的人。所有的成功商人都具有将某一地方、某一领域的成功之处复制到其他地方、其他领域的能力。当然会抢在大家一窝蜂的涌入这个领域之前。
全球最擅长模仿的是日本人。日本人的天分和才华在于他们能够发现新发明的价值。并将其加以巧妙的模仿,保留精华,改进其余部分成为自己的成果。从汽车到半导体行业。这样的例子很多。
成败的唯一区别在于看待事物的视角和心态,以及这种视角和心态在个人经历和生活中的反应。
何谓运气?就是机会和精心准备的人不期而遇。
激发无限潜能~读书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