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文章,链接如下:
熊芳芳辞职“值了”:不到三个月,网课售出近50万,比教师赚得多
之前提到体制的束缚。的确,逃离开班级管理的痛苦,零零碎碎的非教学任务,几乎是所有老师的梦想。如果能够潜心自己的学科教学,好好读书,好好研究,好好上课,似乎就是“好好”的生活。尤其是对于一个饱读诗书的语文老师,骨子里终究还是有文人的清高,不愿理会这些纷纷扰扰。
熊老师是推行“生命语文”的。听起来就是非常富有诗意的教学理念,给予每个人生命的思考,获得生命的感悟,通过语文。太美好了。
可是,看见她辞职后开设的网课,我开始怀疑她的“生命语文”是否真的能够带来纯真的味道。
熊芳芳老师开设的网课至少,在我的意识里,“极速提分”这样的功利化字眼是不该和“生命语文”联系在一起的。“生命”是尊重语文的,“提分”却不是,“极速”更不是。如果生命语文连自己都没能感动,又如何可以奢望学生被感动?
假若熊老师当真是为了活出自由,活出态度而辞职另就,我不知道她以后会不会后悔这一片自由不是真正的教育田地。
一个老师,带给一个学生最大的影响永远不会停止在学科范围。大部分的情况下学生们是通过爱这个老师的人格,爱这个老师的性情,爱这个老师的行为而爱上这一门学科的,甚至学会爱自己,爱生活的。
二十年来,我最爱的那些老师里,最先打动的从来都不是学科方面的知识,而是他们曾解下自己的围巾替我系上,是他们挥手买下一个冷藏柜的酸奶给我们喝,是他们在我们读书声中默默拿起扫把为我们打扫教室,是他们下课后自己擦干净了黑板,是他们发信息的时候一声一声的谢谢,是他们的恨铁不成钢,是他们的拿我们没办法,是他们在毕业时突然红了眼眶,是他们说我们是最差的一届却从来没放弃。
我不知道这些怎么在网络世界里传播。按时上线,按时下线。确实轻松了,确实专业了,可是不是教育了。
它是教学。
我相信的是日久天长的陪伴。正如《小王子》里说的:“正是你为你的玫瑰付出的时间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
我不觉得,“教师只是一份职业”这样的借口在这里是成立的。我们纵然毋须把教师神圣化,但是你就是不能否定它就是特殊的。在我们选择成为一名老师的时候,应该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教书育人的梦想而来的,它值得我们倾注热血和理想,值得我们的牺牲与付出。
这种信念是可以培养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干一行爱一行,只有无力的人才总是给自己借口。
方法总比困难多。
我也不知道不喜欢评论的我怎么会对熊老师的事情那么在意,大概是因为在她身上我看见了这个行业的积弊。可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最希望看到有希望的,纯粹的,不轻言放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