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不想摆脱“自责”的感觉?

作者: 若水_fe5c | 来源:发表于2019-01-16 16:15 被阅读170次

                  这是星期天的第61篇(131323字)

负面情绪里有很多都源于自责。自责自己怎么又对孩子发脾气,怎么又那么笨会犯低级错误,怎么会又吃那么多身上肥肉一圈一圈了……

巴尔德斯抱头自责

想摆脱自责,《非暴力沟通》告诉了我们心法。

《非暴力沟通》说到,自责意味着“我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需要。”此时,如果我们专注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得到怎样的满足时,自责就会神奇的消散。

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因此转移了注意力,而不陷于自责。另一方面则会去寻求改善办法,让我们在自我评价中获益。

不过,在这一转变中,我们如果只是通过去寻找解决办法,造成注意力转移,而变得没空自责的话,这显然不是根本解决之道。

不自责终极的挑战实际在于:如何对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观保持清醒的认识。也就是说,对自我的要求不是出于自我憎恨、内疚或羞愧,而是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出于对自己的爱。

比如我们自责自己情绪失控时,或许可以想想失控不仅仅给别人带来伤害,让别人觉得自己不好,甚至导致自己的外部评价不好(是不是只有外部的肯定才能给自己带来自信和价值,我们的价值感是来源于外界的评价吗?)。情绪失控更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伤害,导致坏心情,自我评价变低。

而我们只有把改变放到关注自身需求上,放到对自己的爱上,人出于本能的或自私或自保,就会有内生的,天然的动力去改变。正如发脾气最伤自己,那我们为什么要做“害”自己的事呢?

当负面情绪升起时,不妨细心觉察身体里的各种情绪,然后抱抱它,就像看见自己的孩子忧虑、失望、恐惧、悲伤时,去抱抱TA(自己),心疼TA(自己),原谅TA(自己)。尽管过去的选择(做法)并不理想,但它也是为了实现内心的愿望啊。

爱惜自己的关键之一是同时包容那两个不同的“我”:一方面包容对过去的某种行为感到后悔的“我”,一方面包容采取那种行为的“我”。

活在原谅与自我精进的自洽里,也就是内心拥有这两者的平衡。不绝对化任何一方。就像“爱自己”训练营里的小伙伴告诉我的那样,“一切的发生都是为了帮助你。黑衣天使,白衣天使都是为了度你”。

比如未能按时早起,回想下可能头天事情太多,身体太累,是身体的自然反映。我们有照顾身体的需要,也有不断精进的需要。我们要做的是同时满足这两者的需要,并考虑如何去满足。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但选择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既可、也可

从此刻起,修炼自己:培养在各种情境中都专注于自己生命的需要及价值观的习惯,包容内心的两个“我”。没有为什么,只是因为我们要爱自己

相关文章

  • 你想不想摆脱“自责”的感觉?

    这是星期天的第61篇(131323字) 负面情绪里有很多都源于自责。自责自己怎么又对孩子发脾气...

  • 摆脱自责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把不是自己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以至于总会陷入自责。 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觉得别人对我的认...

  • 你想不想摆脱死工资的束缚?

    前两天我一个朋友朋友向我哭诉, 自己现在两个孩子的妈妈, 每天在家除了带娃还是带娃, 尤其是现在有了两个娃。 完全...

  • 《阈限思维》笔记

    2020.8.23 对自己的生活感觉如何?目前感觉不太好,担心,害怕,焦虑,还有自责和自卑 这是你想要的一切吗?有...

  • 我的执着

    你想摆脱平庸、追求卓越么? 你想摆脱疾病、保持健康么? 你想脱衣显肉、穿衣显瘦么? 你想拥有人鱼线、马甲线么? 你...

  • 你想多了,别自责

    我们总是小心翼翼的维系着各种关系,颤颤巍巍的处理着一桩桩事情,偶有失误,略有粗心。 也许你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友,t...

  • 你想不想尝试走红的感觉?(一)

    走红的感觉可能离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很遥远。那我们普通人可以走红吗?当然可以。从刚开始的博客到微博到微信公众号,再到现...

  • 有点意外

    抱怨从来不会吸引、带来那些你想要的东西;相反,抱怨会使你永远摆脱不掉那些你不想要的东西。——威尔·鲍文《不抱怨的世...

  • 汉字可以多有趣!!!

    你,想他不想? 你想;他不想。 你想他?不想!

  • 刚换了工作半年,又想辞职,怎么办?

    我的观点是:不管你想不想干,都先干着。 我对你的建议: 1.不要焦虑,也不要自责。 从你的问题可以看出,你自己也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想不想摆脱“自责”的感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vm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