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作者: 小稀里糊涂 | 来源:发表于2023-12-10 00:04 被阅读0次

《论语》里仁篇

子曰: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解说一:  有心求仁德,就没有恶可被人厌恶,就              不会招人恨。

解说二:  如果一个人具备了仁的修养,就不会有              特别讨厌和看不惯的人和事了。

解读: 

    人只有养成了仁爱之德,才不会去做坏事,既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 而是可以去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加强自身修养,无恶可被人厌恶)

      仁德之心的修养在于中正平和,对人对事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偏执于爱与恨。(使自己有仁德之心,就没有特别讨厌和厌恶的人和事)

      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做到了喜欢仁义的人而讨厌不仁义的人,我们会认为这个人很正直,但在孔子看来,这样的仁还不能够称得上是仁者,因为正真有仁德的人,看到一个不仁之人,不是想着如何厌恶他,而是极力同情他、感化他。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如果我们是讲道德的人,遇见了不讲道德的人,就觉得这个人特别讨厌,那么我们就没有用仁者之心对待这个人,从而我们是没有道德的人了。

      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正直实诚的人,看不惯不少人和事,多年来一直像个愤青,看不惯总要说说说,义愤填膺,现在才明白,原来自己就是假仁假义,做不到别人那样,就只以为是别人坏了规矩,没有规矩,就满腹牢骚,时常怨怒,脾气日渐加坏,却从没有想过,去真正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修养,尽量去做到中正平和,对人对己!

   

     

相关文章

  • 《论语》里仁篇4/26

    2021.10.15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仁者必无恶无好,无正无邪---论语《里仁第四》第四章

    20171222 今天学习了论语《里仁第四》第四章: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苟志于仁矣”...

  • 苟志于仁,更恶不仁2019-01-25

    苟志于仁,更恶不仁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篇》)发现不少学者将“恶”字误解为好恶之恶。甚至钱穆...

  • 《论语》——里仁篇第四章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苟:意为如果、假使、只要 无恶(è)也,就是不做坏事; 无恶(wù)也,就是不会...

  • 仁者无恶——《回到春秋读论语》第70章

    立志于仁,做人就有了底线,仁者没有恶,唯有仁爱 孔子说:“只要立志于仁,就没有恶了。”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学论语】苟志于仁矣(10)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注释】 苟,表示假设,如果、假如。 志,存心、立志。 恶,邪恶、恶行,做坏事。 ...

  •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原文】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翻译】 孔子说:“如果立志追求仁德,就不会去做坏事。” 【解读】...

  • 论语-18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这句话是一个假设句,前提是“志于仁”,结果是“无恶”,且不论无恶是什么意思,其实这...

  • 《论语》读书笔记2018.1.8

    居于仁境,怀仁知仁2 原文: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翻译: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

  • 《论语》里仁篇4

    【原文】 子曰.“苟①志于仁矣,无恶也。 【注释】 ①苟:如果;假使 【翻译】 孔子说:“如果立志追求仁德,便无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vu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