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最好的送行

最好的送行

作者: 李瑞居 | 来源:发表于2023-09-15 23:59 被阅读0次

在怀念文章里,写母亲的最多。在胡适、老舍、梁晓声等大家的文字中,我们读到他们对母亲的依恋和怀念。

惠特曼说,全世界的母亲多么地相像啊!

她们的心始终一样。

今天在群里听了一篇诵读文章,题目是《送娘远行》,作者李肇星。我是先看见作者后看见题目的,作者是牛人,想知道文章如何。

我国外交部第九任部长李肇星被称为“诗人外交家”的部长。看见题目,我猜想不来他写母亲的文章是什么样子的。

从题目看,送“娘”远行而不是送“母亲”,亲切自然,拉近了读者和作者的距离,文章果然像邻居大哥叙叙叨叨。

大国外交部长用了不到千字,给我们刻画了一位伟大而以慈爱的母亲,讲述了比山重比海深的五十年母子情。

他回忆了日寇入侵时娘拉着他在玉米地里逃难的情景。娘用村边池塘里的泥巴当颜料为八路军战士染军装的情景。写了娘的伟大。

母亲熬米汤,寄小鱼,用鸡蛋换上学的钱。作者的母亲又跟我们的母亲一样平凡。

生离死别是件悲痛的事情,作者没有写自己的悲痛,而是感到幸运。自己五十岁离娘,当然比少年离娘青年离娘幸福,这是一种情怀。

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走了,走那么远。作者重任在身没能到现场告别而心怀愧疚,但是知道母亲走得平静,心里又略微地安慰。

作者回忆起两件后悔的事情,一件是小时候捉鸟,一件是困难时期问母亲要鱼吃,本是生活中寻常小事,读来令人心酸。爱需要回应,行孝更要及时。

送娘远行,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千丝万缕的牵挂和不舍:“这些年,我走过不少地方,最爱去的还是娘住的那方土地;参加过不少宴会,最爱吃的还是娘熬的米汤;听过不少豪言,最爱听的还是娘那些家常话。”

与平常写母亲的文章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主题升华的高度:娘是伟大祖国最可爱的一部分,我心头最敏感的一部分。

母子连心。母亲永远离开了“我”,“我”最苦的是,已不能说再见,只能祈求娘在深深的地下继续护佑和滋育“我”。母亲走了,母爱还在,所以,娘永远与我同在。

《送娘远行》既有大事佐证伟大,又以小事打动人心。作者并没有概括总结母亲的一生,读完全文,我们眼前立即浮现出一位慈祥而坚强的母亲形象。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离不开我们伟大的母亲。母亲勤劳勇敢,母亲含辛菇苦地养育子女,不求回报。那怕缠了脚,也丝毫不影响母亲一颗前进的热心。

千千万万母亲就是通过无数的大事小事关心爱护孩子,并且影响教育孩子。母亲的爱藏在琐事里,平凡的母爱中藏着伟大。

最好的送行就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读完《送娘远行》我感动的眼泪自己风干了,我读出了气度和情怀,读出了从容和力量。

相关文章

  • 最好的母爱就是含泪为他送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诚如诗中所言,母爱就像“线”,...

  • 送行

    当纸钱的余烟与灰烬四散飘扬在灰色的长空这个清晨的静默就被那个哭喊的女人撕扯得格外凄冷 他走了,那个是儿子,也是丈夫...

  • 送行

    脚下的土地是你的故乡 轻轻送走的云 在天空中飘荡 这样亲近的味道仅落在故乡 若是远行无风 云如何来到你的身边 春风...

  • 送行

    一场雨,淋湿所有归来的亲人您乘坐春天的末班车离去 雨不曾歇,洗净这世间最后一段的路程 尘埃让出一条路黄白穿插的菊花...

  • 送行

    黄土随风,漫洒一方。晚霞染亮了天际,陌上菊花依旧挺立。长亭下,古道旁,我设宴与君饯别,杯酒入肚,眼色迷离,挥袖高歌...

  • 送行

    我本不想来给你送行的 这一次 却注定要以一生的思念 解我的孤寂 以一世的诗词歌赋 读我的情痴 这一次 爱情真的劫难...

  • 送行

    我渴望他去南大,老婆盼他去西交。儿子拍拍胸脯,说"保证两全其美",于是高考后就把我俩领进了西南交大。这样就有了下面...

  • 送行

    又一次收拾好行装,离家去上班,爸早早起来煮好稀饭,待我收拾洗漱完后,爸已经把一碗不烫的小米稀饭端在茶几上,让我赶紧...

  • 送行

    晨风阵阵,送君归,列车隆隆西行。 两旁青山数不尽,条条绿水环绕。 块块稻田,秧苗点点,如水墨画卷。 一览而过,脑中...

  • 送行

    金秋九月,我拿着自己的通知书和行李只身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这个我将要生活四年的地方,我心心念念的大学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好的送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yb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