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阅读、运动、冥想
母亲,身体不适,令我很焦虑。焦虑又导致了我个人情绪低迷,睡眠质量不好,工作效率不高,反过来造成了更多不良反应和状态。
通过阅读、运动、冥想调整:
阅读:书籍总要以心灵修炼,个人故事,佛教思维。这类书籍能够安抚心灵。
运动:傍晚沿河跑步,累了就散布,直到河桥上就停下来,注视开阔的两岸和河岸的绿色。
百家讲坛讲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郝万山说健康》系列讲了关于排解焦虑方法:开阔的地方或者绿色多的地方,容易展发宣泄心绪。
冥想:晚上睡前,我打开轻松冥想的音频,随着音频放松身体,止息心念,清空脑袋,当然无法做到绝对身心松达。进入状态后,关闭音频休息。

2复盘《微习惯》写作集子收获
01想个人点评到个人猜解读者思路
微习惯每篇群友文章拜读后,原本想点评。“想法未经实践,难免幼稚天真”,“绝知此事要躬行”。读完,
我试着努力点评几篇后,发现自己点评和鱼哥点评一对照,完全没有意义。
有些文章我读完后除了好或有待提高之感外,再也说不出其他芸芸。
甚至有些文章我读后的评价和鱼哥点评截然相反。
发现困难后调整纠偏,我改点评为拆解群友的行文思路,然后将行文思路对照鱼哥的点评,思考感受鱼的思路,对比自己总结和鱼哥点评,印证平时所学写作技巧。
02写作育人中得出做人要有“仁爱之心”
鱼哥对35篇关于“微习惯”文章点评,没有一个错别字,除了他教写作育人的用心外,我更感受到他作为老师对学生的“仁爱之心”,应合了习近平主席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除了教育要有仁爱之心,推而广之,做人做事都要有仁爱之心。
举例当下举国抗疫的艰难时刻,多少仁人志士,发扬了这样的仁爱之心,共克时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