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带培训小记:在反思中寻找力量

学带培训小记:在反思中寻找力量

作者: 懒懒的小妖 | 来源:发表于2023-08-03 22:17 被阅读0次

时间:2023年8月4日

地点:海岛城市森林酒店

主讲:朱继文园长(上午)   郑福明教授(下午)

学带第二阶段培训,虽为期仅两天,但内容设计挺有意思。一天半的讲座+研讨的模式,剩下的半天和省骨进行结对子研讨。培训仅占考核的30%,岗位实践占50%,要求在所在低于要主持或开展至少一次主题教研或讲座。且要求效果要显著,能够充分发挥带头、辐射的作用。另外害的设计一份省骨培训方案,要求有一定创新性,实施效果佳。

主持或开展教研活动或讲座其实倒不难,就是这个省骨的培训方案如何鉴定它具有创新性并且实施效果佳呢?

今天的两场活动都是关于课程改革的,两位专家都围绕《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为展开阐述了幼儿园园所文化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思考。一天的活动后,反问自己,记下了什么?不看笔记,最大的思考和触动是什么?

这是第二次听北京市丰台一幼朱园长的讲座,这位拥有无数头衔和荣誉的园长感染力特别强,脸上始终挂着的灿烂的笑容和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孩童般的纯真让人欣喜。我想,这样的园长,应该一定是备受大家爱戴的。在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自问:我算是个什么样的园长?老师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孩子们眼中我什么样?家长呢?没有灿烂的微笑(性子使然,这个改变太难),我们该怎么弥补缺失的亲和力这个短板?

朱园长说,她的管理信条是:让每个人都能发现最好的自己,并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从她分享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她对于老师们的足够尊重和放权,她也说了要给老师机会去试错。从这一点来看,自己在管理的过程中抓得还是太紧,追求完美没有错,可太过于追求完美和质量就有可能会导致老师们被动地接受,缺乏主观能动性。也就是园长要求太高,大家都害怕做不好,所以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在这一点上自己做得其实也很不够。其实,只要给老师们足够的信任,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尝试,即便一开始没做好,这个过程老师们不也是有所收获了吗?从这次的毕业典礼筹备和策划来说不久正好体现了这一点吗?那么忙的状况下,放手让大家自主发挥之后大家做的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决定在未来的工作和管理中学着装傻,做了懒人才是。

朱园长出了几本书,讲座一开始她就分享了自己这几本书源自于自己每天记下的日记。从她的表述中得知,她每天都会写日记,把自己做的事和所见,所思记录下来。一天有一天的积累,后来因缘际会就出了那么几本书。出书这事在她看来是件特别轻松的事,可我知道,一切那又那么简单。首先,能做到每天的坚持就已经很难。自己也在坚持记录,可大多记录的是种心情,对于工作上的事其实提的会比较少。或许,以后该换个平台,也学学朱园长,每天记录了一些关于教育的事,写写教育随笔什么的,日积月累,将来老了也能作为自己从事幼教工作的一种追忆和回顾?

下午的讲座是华南师范大学的郑福明教授分享的《发展适宜性实践:基于有效教学的幼儿园课程建构》,美国留学回来的郑教授其实也是个特别幽默的人,分享过程中是不是会爆出写搞笑的段子,让大家开怀一笑的同时又能启发思考。他的几个观点还是很有触动的,如,教育的本质就是引导思考。有思考的引导称为教育,没有思考的引导称为训练。最有价值的教育,是当孩子的答案和我们不一样时我们请孩子来示范,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发大家的思考。

郑教授分享了一次去幼儿园听公开课的经历,公开课结束后他看到所有的小朋友都双手抱头去上厕所,便问这个园长,为什么孩子们要双手抱头去上厕所?园长回答说,这是他们幼儿园的特色。这样做有两个有点,一是安全。孩子们双手抱头之后,就不会你推我扯了。第二是习惯养成。这样的画面简直让人匪夷所思,这和某学校为了防止学生跳楼就把所有的走廊都用防盗网焊死不是一个道理吗?图片看着特别的揪心,让人不舒服。可细想之下,日常教育中类似的让人匪夷所思的行为有吗?有的。就在郑教授出示的第二张照片中就看到了。不同的是,画面中的孩子实在户外活动时两手背后像个老人似的在走而已。这两种行为不都是儿童观的问题吗?再想想我们最为常见的,小班幼儿的搭火车、幼儿作品的摆拍等,这些行为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每一次学习都会尽量做到第一时间记下当天的学习感想,享受学习的过程才能带着乐在其中,不是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带培训小记:在反思中寻找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am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