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李叫兽讲一个营销的内容 ,里面讲到他的需求的三要素理论,其中第一个要素是缺乏感……我看了之后,就觉得这不是废话嘛……但后来,我仔细一琢磨,他提出的这个缺乏感,
是一个说出我就知道,但不说出了我没意识到的概念。
之前,我对需求的深层次理解是,所有的需求要回到人性这个根本问题上,常用的描述模式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但是,琢磨了一下缺乏感这个概念后,我发现这也是一个描述方向,而且可能在对外进行解释时,更容易让人理解。比如,解释一个为什么要在朋友圈发照片,从马斯洛模式进行解释,可能是爱与归属需求和自尊需求,而从缺乏感进行解释,就可以是人们缺少被关注和被尊重,后者比前者更好让人理解。
之前做设计师,经常看一些设计师的博客,其中关于做竞品分析这一块,有两个设计师提出了两个概念让我印象深刻。一个设计师的观点是选竞品分析的对象时,要选择“相关产品”,另一个设计师的观点是,选竞品分析的对象时,不光要看商业上的竞品,还有看设计上的竞品。最近,乱砍内容,复习了一下上学时就知道的波特五力竞争模型时,才恍然大悟,所谓的相关产品,设计竞品不就是这里的替代品和潜在新进入者吗?(前提是竞争市场是用户的时间)
人的语言本身就有缺陷,词语有限,而概念无限,因此导致了语言的多义现象。同时这意味着各种理论模型会有看上去相似,实际有微妙的差异;看上去相关不到大,其实本质一样的现象。而也因为这个现象,一些人面对这些各种说法的理论和模型,就会懵逼,混乱和不知所措,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坚信的一个观点:
建立自己的方法论,自己的思考框架,无论有多少新的理论出现,只不过是往你的方法论框架里舔砖加瓦。
举个例子,当你看到上述李叫兽的理论时,应该形成这个模型:
image.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