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或许《都挺好》能让更多人认识阿尔茨海默症

或许《都挺好》能让更多人认识阿尔茨海默症

作者: 红鼻小玩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3-29 17:44 被阅读0次

《都挺好》开播的时候,我曾咬牙切齿地说“拒绝大团圆”。

但在最后两集,曾经闹得鸡飞狗跳的一家人最终达成了和解。两个备受父母疼爱并占尽生存资源的儿子为了事业和家庭奔赴异国,只留下从小就被排挤在亲情边缘并遭受家庭暴力的女儿陪伴在父亲身边。为了照顾患病的父亲,女儿放弃事业回归家庭。过年了,一家人虽然散落于天南海北,却比以前更团圆了。

这个结局绝对是让人不满的,但我反倒有点理解明玉最后的选择。这份理解不是出于家和万事兴的期许,也不是出于百善孝为先的价值观,而是出于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家属的理解。

我爷爷生前也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十多年前我们还不知道这个学名,都管这个病叫老年痴呆。

我后来了解到,这个病有一些先兆,比如忘事、性情变化、多疑等等。剧里苏大强第一次在明成家煮粥,忘记关火差点酿成火灾,还有他后面的作天作地、顽固不化,包括死活不洗澡,多少都可以看作这个病的铺垫。

阿尔茨海默症的病发如温水煮青蛙一般,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也很难在早期作出诊断。一旦确诊,便没有治愈的可能,只能看着患者的身体和灵魂逐渐枯萎下去。

我不记得爷爷是从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只是感觉他越来越执拗,想出门就非出门不可,拦也拦不住。后来头脑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自己出去散步会忘记回家的路,再然后糊涂的时间越来越长,直到我读初中的一年春天,他走失了。

刚开始以为爷爷只是像往常一样在附近的什么地方犯了糊涂,但家人出去找到天黑也没见人影。十几年前的小城市还没有那么多监控探头,网络也不像现在这样发达,想找一个走失的老人只能走街串巷,张贴寻人启事,到电视台打寻人广告,甚至找算命先生去测算他的去向以及将他平安寻回的可能性。我在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盯着路人猛看,希望从中寻到熟悉的身影。

我们全家人就像明玉寻找苏大强时那样,悔恨、焦急而恐惧。经历了九个从希望到绝望再到重燃希望的日日夜夜,终于有看过寻人启事的好心人发现了爷爷。接回来时爷爷整个人都缩小了好几圈,脸黢黑,手上全是裂口,脚也磨破了,身上有很多伤,见到我们直流眼泪。在那个寒意尚浓的初春,他用九天时间,拖着战争年代留给自己的伤腿,跌跌撞撞地走到了自己年轻时工作的地方。我从大人零星的谈话中了解了爷爷这九天的一点点经历——被别人施舍一些饭菜,晚上睡在野外的土坑里。那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难以想象,当这个曾经上过战场负过伤的倔强老头找不到回家的路时,他有多少恐惧与无助。

在那之后,爷爷的健康状况大不如前,话越来越少,行动越来越迟缓,双眼越来越无神,直至最后生活无法自理。我眼睁睁地看着他一点一点丧失了对我们以及对他自己的认知。我爸、我姑和我都变成了他眼中的陌生人。在他的印象里,我还是那个连自行车座都够不到的小孙女。

我至今还会后悔没能在爷爷生前好好陪伴他。也许当初我可以陪他聊聊天,陪他翻翻老照片,陪他去阳光下散散步,即使我在他眼里是个陌生人……

所以当苏大强第一次走丢被找回,明玉决定辞职的时候,我特别理解她。尽管这个父亲曾经让她受尽了委屈,让她觉得不堪,但如今父亲真的变成一个虚弱的、连家都找不到的老人,疾病将昔日的恩恩怨怨从她脑中一一擦除,谁还忍心去计较呢?更何况这个父亲在意识混乱的时候终于流露出了一丝父爱,那是明玉最渴望的亲情,于是她选择用全部的情感去回报这点儿父爱。只可惜,父亲再也无法回应明玉的这份感情。在苏大强看来,眼前的明玉只是一个对他很好的陌生姑娘,他心里的明玉只有十五岁。这是最让人心酸的地方。

爷爷在我读高三的时候去世。十二年过去,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仍然没有有效的进展。我上大学的时候看了一部韩国电影叫《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原来并不是只有老人才会患这个病。片中女主角在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后一天天遗失了有关自己和爱人的全部记忆,而深爱她的男主角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那种绝望和无力感让人窒息。

可能《都挺好》这个剧不算好,但我想它或许能让更多人认识阿尔茨海默症。我们暂时无法挽留被疾病带走的记忆和生命,很多人也没有能力像明玉那样放下手中的一切事务,陪伴患病的至亲度过最后时光,那就只好接受这些现实,在痛苦的同时再努力一点点,让所爱的人在疾病的吞噬中多一点做人的尊严,也给自己少留一点遗憾。

纪录片:被遗忘的时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或许《都挺好》能让更多人认识阿尔茨海默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dr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