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为什么能力强的人,往往做不了领导?

为什么能力强的人,往往做不了领导?

作者: Juno的孤岛 | 来源:发表于2020-07-01 08:01 被阅读0次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

    为什么能力强的人,往往做不了领导?

    前两天看《三叉戟》也有同样的疑惑。

    三位临近退休的老警察,因为好友的死而重新组合在一起,加入经侦队后屡破大案。

    照理说,这样办案经验丰富、能力强的警察,早就升上去了,怎么混了几十年还留在基层?

    直到后来局长对其中一个警察大背头说的一句话,点明了原因:

    你们办事能力是很强,但是自从你们来了以后,整个队伍乌烟瘴气,同事之间的关系要搞好啊!

    然而大背头并没有听进去,依然我行我素地说:我们是来破案的,不是来搞关系的!

    01.

    为什么能力强的人,在人际关系上往往会吃亏呢?

    这就像高中时候,特别偏科的人一样。

    英语经常考满分的,数学或许不及格。

    物理特别好的,语文也许是死穴。

    《三国演义》中,吕布也是如此。

    论武力,没几人打得过他,勇猛无敌的张飞和骁勇善战的关羽夹攻吕布,打了几十个回合,依然难分胜负,可见吕布的英勇。

    然而,吕布这个人,也是偏科偏得厉害,曹操说吕布这个人“有勇无谋,不足虑也”。

    在吕布和曹操在濮阳的对战中,谋臣陈宫屡次劝谏吕布,让他不要轻敌,小心有埋伏。

    但吕布怎么说的呢?

    他不是说“吾怕谁来”,就是回“汝岂知之”。

    因为自视甚高,不理谋臣的谏言,所以屡中埋伏。

    可以看出,这些能力强的人,往往喜欢单打独斗。

    因为他们太过相信自己的能力,认为凭一己之力就能扭转事情,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和建议。

    然而由于一心专注于目标和办事上,往往忽略了他人的想法,结果得罪人而不自知。

    你会发现,现实生活中,很多能力强的人也像吕布一样,业务一流,办事能力没话说,但就是有点“刺头”。

    他们往往过于看重事,而忽略了人的重要性。

    结果事情倒是漂漂亮亮完成了,但和同事、领导、合作伙伴的关系搞得乱七八糟。

    02.

    同样的,很多升上去的人,办事能力未必多好,但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情商高,会来事。

    对上,能获得老板的赞同和支持,对下,能俘虏下属的忠心和尊重。

    特别是对于管理者来说,职位越往上走,专业能力其实越没那么重要。

    但与之相对的软技能,例如沟通能力、领导力、整合资源的能力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大。

    举个例子来说,《三叉戟》中,你认为最厉害的人是谁?

    能言善道的大喷子?

    骁勇善战的大棍子?

    还是头脑敏捷的大背头?

    都不是。

    最厉害的人,其实是死去的老夏。

    虽然老夏什么都不会,但是他却是整个队伍的团魂,在队伍中总是充当着粘合剂和坚强的后盾。

    三叉戟有矛盾了,老夏总会当和事佬,让三个人重归于好。

    三叉戟去抓罪犯,老夏就会成为外援,帮他们挡枪为他们赢得时间。

    老夏在的时候,你会觉得他没什么用,但是当老夏去世后,他的重要性便突显出来了。

    例如,三叉戟经常因为喜欢擅自行动,所以常常被组织批评不按规矩办事,甚至会被勒令退出行动,冒犯领导,得罪同事。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最厉害的人是老夏的原因。

    他的存在,其实是三叉戟和组织之间的缓冲带,让这三个能干的人才能够拧成一股绳,专心破案。

    03.

    所以升上去的人,虽然业务能力未见得多厉害,但是他能够调动不同的人去实现同同一个目标。

    这样的人,我更愿意叫他为攒局者,攒局者,顾名思义,就是把自带不同“技能”和“属性”的人攒在一起,共同做一件事儿的人。

    放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就是这样的攒局者。

    才有后来的桃园三结义和三顾茅庐。

    《西游记》里,唐僧也是一个攒局者。

    才能骑着白龙马和三徒弟去跨越重重险阻西天取经。

    古往今来,单打独斗的人,通常成了炮灰,而得人心者,往往能成大事。

    这些攒局者,表面上看起来“一无是处”,但实际上,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才能聚集一批英雄豪杰,实现更大的目标。

    04.

    攒局者往往具备几个特质。

    一是志向高远。

    攒局者不一定某方面特别厉害,但是他要有大格局和非凡的见识。

    他们的梦想不仅仅是赚钱,而是心怀更大的理想。

    跟着这样的人,大家会觉得这事儿能成。

    与之相反,一个人即便前期占尽先发优势,能笼络一批能人将士,然而如果自身格局不大,依然难成大事。

    袁绍这个人就是这样,虽是四世三公,然而格局太小,不能成事。

    从一件事就可以看出。

    适逢各镇诸侯纷纷响应讨伐董卓,袁绍贵为四世三公,所以大家推举袁绍为盟主。

    后董卓弃洛阳而去,曹操建议袁绍,领头带兵乘胜追击。

    然而,袁绍和他的盟军都想利用这个机会,在洛阳城里抢夺钱财,谋划私利,哪里还顾得上讨卓。

    所以袁绍按兵不动,说“诸兵疲困,进恐无益”。

    结果错过了一战定天下的大好良机。

    曹操才说了一句“竖子不足与谋”,这小子不值得共谋大事。

    后来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时,曹操也说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也正因为如此,袁绍麾下的谋士许攸才会改投曹操,在官渡之战中献计,让曹操烧其粮草,袁绍最终大败。

    05.

    二是看得穿一个人的欲望。

    看穿一个人,就是看穿一个人的欲望。

    如果你能看穿一个人的欲望,就能调动对方为自己做事。

    若逐利,便给予丰厚的利益。

    若好面,就在人前抬高对方。

    若重义,便真心实意动之以情。

    在洞察人性欲望上,刘备是个中高手。

    诸葛孔明,何许人也?

    徐庶说他“此人乃绝代奇才...若此人肯相辅佐,何愁天下不定乎!”

    司马徽说他“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

    后来刘备去卧龙岗,看到中门上大书一联,写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所以虽然没见着诸葛孔明本人,但刘备对其人有了大致了解。

    绝代奇才,心气高傲,淡泊名利。

    这样不可多得的谋士,如何做才能让对方心甘情愿辅佐自己呢?

    再看接下来刘备见到诸葛孔明第一面时说的话:

    “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

    这一句话恰好戳到了诸葛孔明的痛点,天下骏马,都希望能遇一伯乐,普天谋士,无非寄心于择一明主。

    谋士怕什么?空有一身才能而毫无用武之地。

    接着,刘备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申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

    短短一段话,既表明了自己的高远志向——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又放低自己,自谦说自己“智术浅短”,所以到了现在没有什么成就,同时还引出了诸葛孔明对当前形势的见解。

    听完诸葛孔明对天下形势的见解后,刘备心服口服,拜请诸葛孔明出山。

    然而,诸葛孔明推辞,说自己”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

    刘备怎么做的呢?

    他哭了,说“先生不出,如苍生何!”

    先生要是不出山,苍生应该怎么办呢!

    刘备知道,诸葛亮并非追名逐利之人,以利诱之肯定行不通。

    从之前刘备观察到的信息,可以基本上判定,诸葛亮是个心怀天下的有志之士。

    所以从头到尾,刘备反复强调苍生、天下、大义,绝口不提什么宏图伟业,并且通过三顾茅庐,泪沾袍袖这些举动,表明足够的诚意。

    这就是刘备的厉害之处。

    创业也是如此,最难的便是找人,要是人找对了,事儿也差不多能成了。

    一个有能力的人才,能顶过100个平庸的员工。

    但是如何去拉拢对方,驱动对方为自己做事的关键,还在于你是否能看穿对方的欲望。

    06.

    三是懂得利益分配。

    对于攒局者来说,蛋糕做大了之后,怎么分也是个大问题。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项羽明明占得先发优势,最后却输给了刘邦?

    其中一个原因便在于,利益分配不均。

    刘邦曾经问陈平:我和项王有何区别?

    陈平答:项王宽和,您粗野傲慢。

    刘邦又问:那你为何弃项王而投奔我呢?

    陈平一语道出了原因:项王对于有功之人舍不得封赏,而大王您不吝恩赐。

    通俗地来说,就是跟着您,有肉吃。

    所以不能光画大饼,等到论功行赏的时候,全揽功于己,不肯让利,也会功亏一篑。

    再看看俞敏洪,俞敏洪能将新东方从小作坊模式做到上市公司,很重要的一点便在于,在利益的问题上,从不含糊。

    在新东方发展的不同阶段,俞敏洪采取了不同的利益分配方式。

    起初,俞敏洪给新东方老师的报酬,是以固定工资加奖金的形式。

    后来,徐小平、王强、包凡一加入之后,俞敏洪并没有让徐小平、王强和包凡一来瓜分已有的蛋糕,而是扩大业务范围,让他们各自负责新兴的业务板块。

    例如徐小平负责移民咨询和出国留学咨询,王强负责编写英语教材和口语教学,包凡一则负责写作班。

    当时俞敏洪提出的合伙人机制,要求每个业务板块的大部分利润都由该板块的负责人负责。

    当然也有前提,就是各自上交总收入的15%用于企业经营所需,且税费和聘请老师的费用自己负担。

    这种分配方式充分调动起了大家的干劲,因为自己的业务板块做得越好,拿到的钱也越多,因此新东方才得以在1995年到2001年间快速发展。

    所以俞敏洪才会说:“从本质上来说,只有把利益的问题摆正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才能长久。”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搞定了利益,也就搞定了人心。

    最后:

    能力强的人,逻辑往往是——“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搞关系的”。

    然而,要成大事,并非单打独斗能够搞定的。

    厉害的攒局者,往往能够在初期,用远大的志向吸引人才。

    在中期,通过看穿一个人的欲望调动对方的积极性。

    到了后期,懂得用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留住人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能力强的人,往往做不了领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gq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