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倾城之恋》有感

读《倾城之恋》有感

作者: 木槿jc | 来源:发表于2017-06-15 22:44 被阅读27次

  百度上说,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是她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故事动听又近人情。读完作品,我更喜欢“近人情”这种解释。白流苏身处的是一个封建腐败的旧时大家庭,在当时礼教的社会中,结婚后又离婚回到娘家的她自然饱受冷眼,看尽世态炎凉。而偶然结识的多金单身汉范柳原便成为她的一个赌注。用自己的远赴香港去博取范柳原的婚姻,使自己有新的更强大的依靠,摆脱在家中听惯的冷嘲热讽和毫无地位的情况。但范柳原又怎么让流苏轻易赢得赌局的胜利,他是不会轻易交出婚姻的承诺的。在两人的情场斗法上,无疑范柳原是占上风的。渴望安定的流苏自尊心也是极强,不得已以范柳原的撤离香港暂时承认失败。而此时恰逢日军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流苏。在这生死交关之时,流苏与柳原的共患难牵制住了他,足够许下结婚的承诺做十年夫妻。

虽说故事结局是美好的,流苏最终赢了赌注,但她欣喜之中又怎么会没有悲哀。我肯定,他们二人的夫妻是共患难的结果,互有感情的二人在乱世之中依靠、取暖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这也是悲哀所在,之所以范柳原会决定离港,是因为他们都是有私心的,没有谁是因为单纯的相爱而不希望分开。二人都是为着自己的利益毫不退缩。这是他们二人的悲哀,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旧时的封建对女性的摧残与打击,让她们以低一等的身份出现在男人面前,必须依附着男人才会不受嘲讽、平静地生活下去。但也是因此,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听起来颇为逗趣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才会在新中国成立时期此起彼伏。越来越独立的女性得以施展拳脚,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同男性一样的贡献;同样,新社会的开放也不会让离婚的人受到从前般的白眼,越来越多的婚姻是单纯的相爱的结果。

  流苏与柳原的相伴也是值得祝福的。两人的相伴确是经历大于爱情,但也唯有互相扶持,经过生活琐碎洗礼的爱情才能持续。无论是流苏在这场再嫁的爱情中绝不迁就的女人的自尊,还是范柳原希望和流苏在一起后继续放荡不羁的生活,都是很平凡、很真实的生活写照。经典的作品不是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而是抒写平凡人的生活,说进大家的心坎里产生共鸣。我想,这就是近人情的故事,这就是写着茶米油盐酱醋茶至今仍受人喜爱的原因。

相关文章

  • 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

    读《倾城之恋》有感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倾城之恋》就是...

  • 奈何心头一朱砂

    《倾城之恋》有感 张爱玲...

  • 倾城之恋 :惊世 现实

    最爱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今天偶然翻出之前看周润发版《倾城之恋》的老照片,有感而发,以此致敬《倾城之恋》。 谁,执...

  • 读《倾城之恋》有感

    张爱玲一直是我最为喜欢的女作家,她像莲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因为她的高贵,她的骄傲,她的见识,是从骨子里生出...

  • 读《倾城之恋》有感

    故事主要情节如下:上海的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和丈夫离了婚住在娘家,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

  • 读倾城之恋有感

    久仰张曼玲大名,在一个闲暇的午后,买了一本她的书。 张曼玲的风格是很典型的民国时期的,鲁迅 老舍 也都是种风格,...

  • 读《倾城之恋》有感

    读完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才恍然明白这题中的真正含义:一座城的倾覆成就了一对恋人!倘若没有将这篇小说看完,估计难以...

  • 读《倾城之恋》有感

    百度上说,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是她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故事动听又近人情。读完作品,我更喜欢“近人情”这种解...

  • 读《倾城之恋》有感

    一直都久仰张爱玲先生的大名,却从未真正仔细拜读这位才女的文字!本周便拿了《倾城之恋》来用心感受。 1921...

  • 读《倾城之恋》有感

    很久之前便听说过这书的大名,只是一直没有亲眼看过,曾经偶然一瞥,电视剧里尽是花好月圆,甜蜜欢畅,男女主在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倾城之恋》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ou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