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420篇|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第420篇|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作者: 不犹斋 | 来源:发表于2022-01-21 12:36 被阅读0次

⊙/读庄子让王

网图截屏

让王的意思就是禅让王位。即便在上古的贫困时代,王位也应当是有一定利禄可取的。但是王位可以让,利禄不可取,那就是全在于看重生命了。轻物重生,珍重生命,即便不算是庄学的主流思想,也是值得肯定的。

一篇让王,十六七个小故事相互贯穿,妙趣横生之际也发人深省。

许由、子州支父、善卷、石户之农德智才学和生活背景各不尽相同,却都不愿意接受王位的禅让,天下固然是至为重要的,但却不能以此害生。这样看来,我们现在还计较纠结于一星半点的职称、荣誉、考核,不仅仅是俗不可耐,想不开放不开,实在是不要命的节奏啊。

太王亶父迁邠和王子搜避位,都说明了做领导的要有好生之德,切戒杀戮之心。以人为根本,注重民之生,赢得民心,也就赢得了天下。这一部分仍然是阐述重视生命的思想,却不是独善其身,而是佑民大爱。

得到天下就得丢掉胳膊,那这天下就不能要。一条胳膊都舍不得丢掉,就不用说生命了。昭僖侯分得清事物的轻重。因此颜阖也机智地推辞掉鲁君的礼聘。用宝贵的生命去追逐无用的外物,就好像用隋侯之珠弹打高飞的麻雀一样,岂止是得不偿失。

列子贫穷不受官府之赠,而屠羊说有功也不受禄,这又是轻视利禄、追求高义的思想。同样,原宪、曾子、颜回也都是身处卑微、生活贫困,却不愿为官,毫不犹豫地舍弃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这就是安贫乐道、致道忘心、养志养形、乐以忘忧的生活状态的高境界。

当然,这不是一般人就能达到的心性状态。所以瞻子告诉中山公子魏牟:重生则利轻,即便不能自我严加约束,但也不能太过伤害自己。孔夫子困于陈蔡而弦歌鼓琴不绝余音,能做到处境不乱随遇而安才算是得道之人的穷亦乐通亦乐吧。

为了生命的本真和珍重能舍弃一切的身外之物,即便是天下之重也在所不惜。还有没有比这更彻底的吗?有的。北人无择、卞随、瞀光这样的隐士鄙薄禄位不愿为君为王,甚至不惜舍弃了生命本身。可见,生命是可珍贵的,但珍贵的生命必须又是自由而高尚的,容不得沾染和羞辱。这正说明生命的无限高贵。

在让王的思想主旨看来,周武之道杀伐以要利,推乱以易暴,不是爱生之德。伯夷叔齐之周求生求义而不得,宁可饿死首阳山也不愿意沾污自身,是真正隐士的节操。

2022-01-21

网图截改

相关文章

  • 第420篇|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读庄子让王 让王的意思就是禅让王位。即便在上古的贫困时代,王位也应当是有一定利禄可取的。但是王位可以让,利禄不...

  • NO ONE-无名之辈

    乏于利者,不与上交。辨善恶,明是非,旺于宗,隐其形。动如火中舞,静如水中潺。忘利,忘形,忘己而心不变者即为无名之辈。

  • 庄子.人间世6

    夫支离者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所谓,忘形者,足以养身终年,何况忘德? 来世不可待,往世...

  • 逍遥游

    心忆者忘饥 心忿者忘寒 心养着忘病 心激者忘痛 羁绊牵挂在身 觉心休持在我 不能不愧不欠 何时恩怨两清

  • 《庄子》杂篇卷6让王诗解5学而能行养志忘利致道忘心知足不累

    《庄子》杂篇卷6让王诗解5学而能行养志忘利致道忘心知足不累 题文诗: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 桑...

  • 2023-02-02

    诸法若起者,无一物而不起,起自众生起,道体何曾起。诸法若忘者,无一物而不忘,忘自众生忘,道体何曾忘。道之真实性,非...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了无牵挂者,忘生; 心有所缓者,忘死。

  •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同读庄子之大宗师&十七

    今天读“颜回问仲尼曰——至此极者,命也夫”。大宗师学习完成,好想象颜回那样,忘仁义矣,忘礼乐矣,最终坐忘矣。象...

  • 《庄子》第19章 达生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

  • 《庄子》第19章 达生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420篇|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se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