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文友聚会,交往都是一二十年以上的友谊。其中,有几位师长,他们的友谊,至少有五十年以上了。
这样的聚会回来,自然免不了回忆从前。鬼使神差,我,竟然要回忆起童年“过家家”的事情!
说起来,好可怜!
1966年我爷爷病逝以后,三岁的我,跟着奶奶,被人塞进吉普车,就离开了山亭,就进了滕县。这充满了悲伤与无奈的告别,却使我们的身份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是现实的。留在山亭,我们就是农村人。进了滕县,我们就成了城里人!
在滕县,一共生活了14年,17岁时我就参加了高考,离开了滕县。三岁开始,高中结束,17岁的青春期刚刚开始,人生完全没有拉开序幕!这,大概是滕县对我陌生的缘故了!没有故事!
人生,其实就是一段故事。
三岁开始的滕县城里人的日子,在那个古老的小县城,我跟着奶奶,先住西北隅,后住马号街,又回西北隅。邻居间,肯定是有同龄女孩的,但是,那1966年开始的日子,好像邻里之间隔着一层冰,我,只记得孩子们打架,然后,家长们吵架。
或者,这完全是“护驹子”的奶奶事事时时罩着我给我造成的假象?我不能确定。
我能确定的是,无论西北偶,无论马号街,在我应该“过家家”的年纪,我,完全没有和城里女孩谁谁谁有过“过家家”的记忆!!!
我突然想起来,我的儿时,也不是完全没有过“过家家”的经历。那就是每年寒暑假时,我回到山亭,回到姥姥家。
山里孩子“过家家”的热闹程度,我做为一个花甲之人,要说,真有点尴尬。或者,城里的孩子也是这样“过家家”的,我不知道罢了。
山里孩子“过家家”还带我玩,我其实是颇受宠若惊的。
每一次,我都很认真,很听话,却,入不了戏。
少年老成说的就是我。
青春期无一场轰隆隆热烈的恋爱不说,毛孩子期,连个“过家家”都是旁观者!悲剧人生,真的是从孩提时期就开始了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