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大师们的写作课》这本书里,看到舒明月老师总结出读者愿意阅读的“四有文章”特征:
有趣,有用,有料,有力
“四有”中至少“一有”的文章才能勉强达到及格,脱离自嗨圈。要是“一有”都不具备,那......建议还是摁抽屉三五十年后供自己回忆感慨吧。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按照上面的标准,对比自己的文章,吼吼吼......终于找到之前自我感觉很好的文章,阅读量却寥寥无几的根本原因。
有趣,是硬通货,最好将读者视为情人,才有趣得起来。
所有人都爱看幽默诙谐、促狭、逗贫损的文字。2016年奥运赛场谁最火?那绝对非傅园慧莫属!这个使出洪荒之力的逗比姑娘,一夜之间刷爆全国人民的朋友圈。
对于一个天性孤僻、低调内敛的人如何让文章变得有趣?
充足的熟悉度和好感值是有趣的土壤,只有将读者视为亲近的人(最好是情人),当你足够地重视读者感受,敞开心扉,袒露自己,与人共情、和他人连接,文章就会有趣起来。
有用,是互动式写作大势下今后文章的主流之一。
周末整理的一个课堂笔记,我们时代的哲学问题 (一),阅读量居然轻易突破500+,收到6笔打赏,这是我始料未及的。究其原因,确实是因为它的有用。
三个小时的哲学讲座,对于大部分仅仅因为兴趣来听课的哲学门外汉,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就阿弥陀佛了,课后居然有人把这么烧脑的哲学讲义整理出来(老师没有课件,都是即兴发挥演讲),大家必是趋之若鹜。
在大众写作的自媒体时代,实用型、技能传授型的干货文章必然会异军突起。这也是时间管理、知识累积、养生修身等文章持续火热的主要原因。
有料,是有真实的见闻经历,有独属于你的新鲜的细节。
合格的“料”就是:没在你的处境当中是很难编造出来的那些细节。
比如之前写的一篇文章辟谷,你真的可以吗?,写了时下很流行的养生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又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尝试的。当你有这种经历,别人必然会对你怎么不吃饭熬过那几天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有用,分为审美的力度和情感的力度。美打动人心,创造美的技艺可以学习;强烈的情感是写作者的宝库。
审美的力度是“四有”里最技术派的一部分,或者说最体现手艺的一部分。
找来找去,幸福是什么,貌似就这篇文章勉强达到情感力度的要求。
1、如何提升审美的力度
美感的笼统提升,那就是广泛阅读经典作品,推荐多读古代作品(诗歌、文言文和旧小说)、现代作品(1919-1949)以及台湾一系的经典作家(如白先勇、简贞等),大路当代的也就汪曾祺、阿城等的作品。
另外一个更有效的方法是,读好的品评和解析文章(比如舒明月的这本《大师们的写作课》),以及找到一位好的导师。
2、如何提高情感力度
情真到极致,不要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
有人会觉得不好意思过多暴露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不好意思详细写的话,还不如不写,拿时间干点别的也好。
手握舒明月给予大家的写文章的四大法宝,用心练习,不久的将来,您将再也不会为阅读量犯愁了。
所有的写作,都是为了阅读,当你视读者为上帝,上帝一笑,点赞打赏想必也不在话下。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