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殷商制度的扬弃
西周政权建立之初,对殷商制度采取扬弃与变革,形成了表面化、形式化和条理化的体系。
最大的变革是三点:
一是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二是庙数之制;三是同姓不婚之制。
周以此纲纪天下,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下。周的制度典礼皆为道德之器械,而尊尊、亲亲、贤贤、男女有别等,是为更具体的表现形式。
殷商儒者除却个别坚持气节、不食周粟外,大部分人基本认同了周朝统治者,将殷亡的教训与现实进行理论的加工与提升,并在参与制定新制度的过程中进行适度的规范与调整。
这些殷商儒者西周初始多数不同程度介入建国事业,周人在新政权的权力模式中也尽可能安排适当的角色或位置。《礼记•王制》与《周礼》的《大宰》文中都有记载。
《诗》、《书》、《礼》、《乐》四术,六礼、七教、八政,这些人伦规范,制度安排,目的是规范约束人们的日常生活,养成不逾矩的习惯,营造自觉遵守践行的社会伦理认同。
周朝以道德为本位的政治设计,其核心是维护以周天子为中心的等级秩序,虽然有助于初始政治的稳定与发展,但忽略了诸侯国与国人利益,后加上康王之后诸天子素质不高,矛盾增剧。
随着周天子势弱,政治上出现分裂,一统天下转向群雄割据的春秋战国时期。
思想文化同时也相伴而行,“皆原于一,不离于宗”的官学形态向多元化、多极化发展,统一的官学演变成为诸侯国服务的“私学” 至此诸子百家开始竞起。
孔子的学术情怀与早期儒学的形成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礼失求诸野”,官学的没落导致私学的兴起,各儒者聚徒讲学。
诸子起源于官,同源而殊流。
孔子出生于此政治文化背景,尤其孔子居鲁地,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也是殷商遗民的主要聚居地。
伯禽将大批典章文物带到鲁国,后加上鉴于周公的勋劳,去世之后,王室允许鲁国破格用天子礼乐祭祀祖先。
所以鲁国有较好的文化范围,因特例又保有完备礼乐典章制度,对孔子创建儒家学派产生巨大的影响。
孔子有政治抱负,推崇周制,游历数十载无果,返鲁之后将主要精力用于培养弟子,以及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等事业上。
他“不知老之将至”孜孜不倦,从儒家学术理论上总结过去,开辟未来,为中国社会的将来提供一种理论范式和结构模型,一套完整的智慧资源。
孔子在政治上失意后,可以立即找到新的人生支撑点,其实是孔子从政的目的并不在于从政,而在于体现儒者具备的社会良心和文化批判意识。
“学而优则仕”,孔子发明了借学术谈政治, 作《春秋》,“让历史展现力量”。
孔子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史记记载,当时礼乐废,《诗》《书》缺,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治书的思想让典籍保存并尽可能与史实相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