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张爱玲的《半生缘》。一整天下来,看了大半部。

之前,我不明白为什么叫《半生缘》,我猜想是不是沈世钧和顾曼桢结婚之后又离了婚,所以才叫半生缘。
但是,看到曼桢的姐姐曼璐用生病把曼桢诳到家里,给姐夫祝鸿才欺辱了之后,才明白,世钧和曼桢的缘分已经止于此了,可不是只有半世的缘分。
他俩只是停留在讨论订婚的阶段,没有真正的结婚。还不如真正的结婚再离婚呢,也算是享受了彼此的时光。
但,没有。他俩之间,最多只有亲吻,其它的,规规矩矩,清清白白。
然而我终究也不是想的很明白,曼璐之前为了弟弟妹妹能够成才,舍得下去身子做舞女,做别人的情妇,只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
在祝鸿才假装醉酒向曼璐袒露了对曼桢的渴望之后,曼璐将他狠狠骂了一顿。
但,为什么后来变成那样了呢?居然为了哄住一个心不在她身上的男人,坑害了自己的妹妹。
她的妈妈,居然也如此可笑。二女儿被侮辱了,大女儿给了她一笔钱,叫她搬家,她居然就这样听话地走了。
沈世钧寻找了一圈,甚至于找到顾曼璐家里去,离曼桢只有一墙之隔,也还是错过了。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恨不得冲进书去,告诉世钧:你的曼桢,被囚禁在这里,离你只有几步之遥,赶紧去救她。
然而终究是不能够。

张爱玲太残忍,将一朵花儿似的生命,写得这样凄惨。就像把一朵含苞欲放的花,狠狠拽下来还不够,还要在地下踩几下,直至成为和泥土一个颜色,破破烂烂,凄清无比。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个世界,终究是悲剧多,喜剧少;伤痛多,欢乐少。
曼桢被囚禁一年多,生下了孩子荣宝。先是想尽办法逃离顾曼璐和祝鸿才,但是后来听到消息,就在她逃离出来的前两天,她的世钧,同别人结了婚。
仿佛失掉所有的希望,她已经对生活没了任何期待。
只有荣宝,才能将她干枯的心,挽回一点点。
姐姐之前走错一步,将她推入万丈深渊,现在她自己又主动向深渊走去,沉沦吧,沉沦吧,这枯死的生命。
她嫁给了侮辱她的祝鸿才。居然这样,嫁了。
人生,居然是这样,巧妙的错过,没来及说声“再见”,已是永别。
这本书中,每一个人,都是悲剧。

01.顾曼桢
怀着对姐姐的曼璐的愧疚感,坚强独立的曼桢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双手,在姐姐嫁人后,养活一大家子人。
她把时间计算的很紧,白天做文员,晚上做家教,以至于同世钧恋爱时,除了吃饭时间才能谈情说爱。
她世故的时候很世故,但天真起来又很天真。无论生活怎样窘迫,她始终对生活充满希望,积极向上。
之前,她用着姐姐做舞女所赚的钱,心里很不安。所以,当她有能力之后,就劝妈妈不要再用姐姐的钱。她能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也不忍心将世钧拖下水。
她想着,等大弟弟能出来做事了,她就同世钧结婚。
为此,她几次三番的拒绝世钧的结婚请求。不是不爱,只是希望世钧在事业上不要受她拖累,更是因为她的刚强。
为了原生家庭,她将自己的幸福一再延后,以致终于失去。为了儿子荣宝,她嫁给豺狼祝鸿才。为了亲情,她可以牺牲一切。可惜,她的牺牲没有换来好的结果,最后只有一场悲情。

02.沈世钧
曼桢很爱世钧,世钧也很爱曼桢。但是,为什么相爱的两个人不能坦诚呢?
世钧小心眼,在得知豫瑾住到曼桢家里,曼桢又对豫瑾很是妥帖之后,心里极为吃醋。
但吃醋又不明说,只是一味耍性子。到了后来,听见豫瑾结婚的消息,第一反应就联想到曼桢身上去,以致于到了后来,受了曼璐蒙骗。
如果他不这样想,将曼桢失踪的真相追查到底,说不定他和曼桢不会只有半世的缘分。
但是,谁又能说的准呢?
家里会同意他娶一个舞女的妹妹做妻子吗?曼桢第一次到他家,最后他也没有勇气跟父亲母亲挑明,他想娶曼桢。
爱的不够热烈吗?也许吧。
当初他也是奔着俩人要在一起,才对家里妥协,继承父亲家业的呀。
怎么后来,还是错过了呢?还同他一向讨厌的翠芝结了婚。
沈世钧的爱不够热烈,不够浓,不够坚定,他是懦弱的,也是退让的。有了问题,先想怎么逃避,拖着以后再说。
比如,家里问他曼桢是不是同姓顾的舞女有关系,他第一反应是赶紧撇清。曼桢问他以后他家里人不同姐姐见面了吗?他回答先断绝来往,以后再说。
自己猜测豫瑾和曼桢结了婚,都不会去当面问一句,就这样默认了下来。
最后,历经磨难的俩人终于见了面,他对曼桢说:“我只要你幸福”。
没了你沈世钧的生活,叫她顾曼桢如何幸福?

03.顾太太
这世上,有人爱钱超过自己的儿女,女儿在黄金堆里腐烂,她也觉得死在黄金堆里也是一种幸福。
过得好不好有什么要紧,有钱就行了。
曼璐嫁给祝鸿才,她欢喜。终于有人肯收留她的舞女女儿了,只要能嫁出去,面子上好看就行了。
后来,祝鸿才发了财,她更是欢天喜地,到处都要吹嘘一番。祝鸿才夜不归宿,女儿独守空房,她也只会说,”生个孩子留住他,不要跟姑爷闹。”
曼璐满腹的委屈向母亲吐露,也得不到恰到好处的安慰。不但如此,顾太太的安慰还很可笑。“就算姑爷外面有了人,也得有个先来后到吧。”
祝鸿才大老婆死了,她欢笑道:“想不到你命竟这样好”。
她去曼璐那里找曼桢,得知二女儿被祝鸿才侮辱,曼璐给了她一笔款子,她就走了,都不想着把曼璐救出来。
回家碰到沈世钧,手碰到曼璐给的一叠钞票,“那种八成旧的钞票,摸上去是温软的,又是那么厚墩墩的方方的一大叠。钱这样东西,确实有一种微妙的力量……”
顾太太被金钱所俘虏,女儿的幸福她全然不管了。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自私刻薄的母亲,可悲可叹。
《半生缘》还未读到最后,却已让我心情抑郁不堪,所有的人都那么悲凉。也许真的印证了张爱玲的观点:人的本质终究是自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