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489357/30dc3df277631621.jpg)
读罢这本巨著两遍,才敢下笔写点东西,聊聊自己肤浅的看法。这是我读过的第一本科幻小说,也应该是目前为止的唯一一本。年少时阅读凡尔纳的时候怎么硬着头皮都读不下去,大概是自幼喜欢人文色彩浓厚的作品,觉得好的作品在优美的文字基础之上再加以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关系才是合格的。就像面对这三部曲时,乍开始最令我感兴趣的是第一本,可以不时听到徘徊在文革时代的悲鸣;而最后,只能说我太狭隘了。浩瀚宇宙,千万年转瞬即逝,仰望星空,月亮永远比六便士更值得玩味。
![](https://img.haomeiwen.com/i9489357/82b556faa246ac49.jpg)
“一部科幻版的《浮士德》。”这是我对《三体》系列的评价,它与《浮士德》太多类似:璀璨文明的历史、丑陋又光辉的人性、玄幻多彩的背景架构……甚至阅读时的感觉对于一个受东方文明教育的人都差不许多,一个充斥了西方宗教神话,一个布满了20世纪以来物理学各色理论,你不去查阅学习,那便等于囫囵吞枣。二者的文字差异的确很大,一个是精致入玉璞,一个粗糙似顽石;但要知道,宝玉必出自石头之中,而石头必拥有宝玉所不及的大量留白,留给读者的无限遐想……
一、关于宇宙
《三体》系列作为一部科幻巨著,还是先从科幻的角度来剖析下他的内部。这是一部有宇宙观的作品,在常规的文学作品中并不多见,也正是这种宇宙观让人欲罢不能,把渺小的人类瞬间拉到宏观无比的场景中,那种由外而内的恐惧和由内而外的窃喜的确有难以描述的快感。这个三体框架的宇宙不是我们生存的宇宙,但所有的物理原理和思维原则都是人类所拥有且频繁使用的。那便先从这个三体宇宙的最基础公理出发,看看怎么一步一步推演出整个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9489357/0cc4417f95ff8cef.jpg)
黑暗森林法则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
这是整部巨著的最基础游戏规则,是最初三体人入侵及其他行为的原因,也是最终太阳系灭亡的根本,是一个解不开却又必须面对的死结。他基于两条公理展开:猜疑链和技术爆炸。
所谓猜疑链就是:你猜疑我是怎么想的,我猜疑你是怎么想的,就算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我也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你还会猜疑我是怎么想你的,我也会猜疑你是怎么想我的……这样的猜疑在没有进行交流前会一直循环下去,形成的一条链。这可不单是存在宇宙中的公理,拿到现实中依然有效。美苏长达几十年的冷战何尝不是处在猜疑链中,大量的军备竞赛太空争夺,今日看是浪费资源也是苦了彼时百姓;再想想商业战争中,不停的调整价格企图抢夺市场先机,如九十年代大陆电视机的价格战,就像所有人说好团结一致了前进一步,而发令枪响起时却集体后退,留下那一个傻傻的守原则者灰飞烟灭;所以这不单是宇宙公理,更是人类社会不变的公理。
所谓技术爆炸本意上主要指智慧生物所拥有的在很长时间内才能实现的科学技术在比原来短得多的时间内以爆炸形式迅速发展的现象。这个用我们人类举例就更加直观了,自希腊先哲、中华文明记载之日起至大航海时代3000-4000年间人类科技文明几乎没有进步,但紧接着伽利略、牛顿的横空出世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仅仅200年左右,新科技的诞生地已经翻天覆地,又100年后第二次工业巨兽降临,一切世界都亮了起来,50年后便开始第三次,而后可以说10年至20年就是一个技术迭代。人类从策马扬鞭到飞天遁地,从仰望星空到插旌旗于月球,速度之快令人咂舌。这就是技术爆炸的本意,用三国鲁肃说的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这两个公理任何一个都足以震撼,加在一起就可怖无比了。也就是黑暗森林法则。两个文明互相发现,但我不知道你对我有没有威胁,从公理1猜疑链角度出发,我不能确定你一定没有威胁,那么就是你有威胁;而从公理2技术爆炸角度出发,不管你现在发达与否,在不确定时间后的将来必然发达。所以,发现了另一种文明,干掉他就成了必然选择。犹如黑暗森林中的猎手,互相发现后,先下手为强,后下手必遭殃。
这是多么冷酷又简洁的道理啊!古今最终胜利者都是遵循这一道理。失败如鸿门宴上项羽犹豫不决终自刎乌江,成功如西班牙人屠阿兹特克灭绝人性、延续欧陆文明;另外我想说一下,文明面前没有对错,只有生存和延续。一个不杀戮但灭亡的文明必然不如永续存在却暴虐的文明,在文明面前,生命之渺小,犹如文明比宇宙之渺小。
人类的战争史记载了这一切,记忆中的罗马帝国雄风、大秦帝国威武、各个王朝的兴起陨落、一战之残忍、二战之跌宕;但我们经常会忘记鸦片战争,忘记欧洲人统治美洲和澳洲,忘记非洲的土著居民弓射向低空翱翔的战斗机。这种战斗方式其实是三体宇宙中的主要模式——降维打击。
![](https://img.haomeiwen.com/i9489357/e4714a05fb32a72d.jpg)
这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因为维度不同,各自的美好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高纬度的世界降低到低纬度后,必然是可以碾压和摧残低维的对手。如三维空间的物体在二维空间中,物体自身微观粒子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公式将发生变化,物体分子将不能保持现有的稳定状态,极可能发生解体,导致物体本身毁灭。降维打击从两个角度来分析:第一,通过高技术手段将与自己同一维度的对手直接变成低一维度的存在,因此对自己再也不构成威胁;第二,由于降维打击范围可能会扩大,最终攻击者本身也可能跌落至低维,因此整个宇宙都在趋于低维化,所以会有主动降维的改造自身行为,这样文明不至于毁灭,同时可以在更低维度中霸主般的生存。这其中的应用变幻无穷,有二向箔降维太阳系使其毁灭,也有蓝色空间号穿越四维世界降维三维打击水滴。这些在商业社会中也大有应用。也是近些年商业战场的主流思想:从自己的行业跨界另一个行业并实现降维打击。其中包括苹果公司转战手机市场、阿里巴巴进军零售行业等等。聊到降维打击会想到《三体》系列里的一句话:“毁灭你,与你何干”。拿到商业社会中,你会发现,本土外卖行业的指数级发展对抗门店简餐的同时悄然间毁灭了一个完全没有敌对过的行业——方便面产业,这也是对降维打击所带来的影响的有意思案例。
看了这两个理论,我也终于明白在今天这个商业时代为何会火起来一部科幻大作了,其道理是相通的,就像宇宙的大部分规律是不变的一样,哪怕你做了一个小宇宙,哪怕在多元的宇宙当中。
多元宇宙是量子物理兴起后的重要成果,或称为平行时空、平行宇宙。简单的用祖母悖论举例:由于时间与空间相关,祖母被害,世界因历史的改变被一分为二;从而产生时空的分枝,那么在这个空间里的我就不存在了;但另一个空间的祖母仍然存在,也便还有我存在,就在你杀祖母的那刻开始,就有了两个互不影响的平行空间。其实,宇宙有无数个平行的空间,于是也就能产生无数个并行的时间,如果能够回到过去,就可能破坏因果规律;时间旅行者回到过去改变历史后,时间线便出现分杈,分杈的时间线展开的是另一段历史,也即开始于另一个平行与我们相似的宇宙。三体宇宙中的多元宇宙的思维更像是各自独立的世外桃源,相互之间不渗透、不影响、却也不平行,是自身宇宙唯一的存在。说实话,这两种理论都没法证实其真实性,也许对存在于三维世界的我们,这个宇宙的真实性是无法考证的。
这正是科幻的美妙。
未完,待《给岁月以文明(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