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1)认真反复阅读文中加黑的引文至少五遍!仔细体会;(2)思考,如何跟一个身在庐山之中的人说得清庐山的真面目?
看到老师给出的思考题,我想起了老师以前说过的话:心理咨询师不要回答求助者的question,要关注question的目的。现在我写出来的,确切地说是我理解的老师讲过话,时间地点说话的人都发生了变化。老师的问题又要我从哪个视角观察理解问题呢?
横看成岭侧成峰,看山的角度不同,看山人与山在同一高度,看到的山或岭或峰,把山一分为二,有这样的视觉效果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庐山只是山,非岭非峰。
暖心:不一样的不知道自己(李克富老师文章点评视角训练营)2018-08-06如果一个身处庐山中的人就认为自已是对的,如傻子永远不知道自己傻与高人不知道自己有多高中的“不知道自己”是不一样的一样,庐山中的人只有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且勇于跳出来,才能知其全貌,视山一体为二。
附老师文章中的黑体字部分。
只有对那些肤浅的观察者来说,对立物是互相排斥的,但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对立面组成了一个统一体,并且互相依存着。科学界最早是在研究光的时候,获取了这一基本经验。关于光的本质有两种相反的看法:一种是光波理论,另一种是粒子理论。看起来这两种理论是相互排斥的。如果光是由光波组成的,那么它就不是粒子,反过来也是如此,两者只能居其一。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种“两者只能择一”的提法是错误的。光既是波又是粒子。我甚至想把这句话反过来说:光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统一的光就是光,这样的光是习惯了对立的意识所体验不到的。光有时呈现为波,有时呈现为粒子,这完全取决于观察者从哪个角度去接近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