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某个夏天的夜晚,天气很热,在虫鸣的乡村,很多曾以汲取知学为生的人,凝视着夜空发呆,那些人仅仅是听到广播放出的一小段音乐就哭了。
光热膨胀的时候,思维的田野陷入经年的干旱。
没有蒸腾的水汽,没有雨露的滋养,短暂的即时的愉悦感,像毒品,这并不使人真正的快乐。
需要书籍,需要文字,需要艺术,需要水源。
我能想象那些黑暗的日子该有多难过,吃不饱没关系,但却忍不了精神的饥饿。
*** *** ***
白岩松说,越读书越知道该读什么书,书会带着你找书。
这话值得细品。一点点读下去,似乎逐渐能摸出一些他想传达的涵义。
每个阶段都有会有特定的喜好、品味、倾向,这和人的生长历程有关。少年时也会读一些“青春文学”,或者有些矫情的奇幻小说。但现在却在这类书中得不到需求的养分。高中时疯狂迷恋三毛的书,断断续续几乎买齐了整套,那是我第一次在书本之外认识到“世界”这个宏观的概念,看见一种流浪的自由的生活姿态,即便现在仍对大加那利群岛报以期待。
我最遗憾的是大学时贪玩,那么多闲散的时间,应该用来读更多书的。
*** *** ***
偶尔会浏览简书首页的推荐。
有意愿和正在读书的朋友很多,这是很好的。
周恩来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以往我认为这是句口号罢了,读书并不必然引起中华之崛起。但这种想法是存有偏见的,国家经济强盛了,离不开所有公民的努力,想近一步发展,成为经济文化科技之强国,唯有全民知识水平的提升。所以周恩来总理的远见,是初代领导者的伟大智慧。
话讲回来,依个人拙见,读书本来应该是兴趣而为之,习惯而行之。过于将其功利化,认为读书能够排忧解万难,恐怕不可行;过于追求读书的数量,泛泛读之,欲速则不达;或者过于追求读书的质量、仪式感,认为应该精读或者必然要做上读书笔记无数的标记读完还要再写篇几万字的读后感云云,只是想插个话,问,这是你自己所喜欢的习惯的读书的方式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读书这件事本身就成了某种形式,这会不会太不自由。
何况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应该像教科书那样读,我认为这是极其破坏兴致的一种方式。
*** *** *** ***
网络弥漫着戾气,这是我把绝大部分社交软件删除的原因。
但反过来想,这其实也是一个很棒的时代,因为人们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即便这些声音现在听来不怎么入耳。但细细想来,或许只是因为生活太急了,太快了,太烦躁了。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那样的情绪,应当理解,这可能是时代递给我们的一种反馈。
我在心里抵触着这些声音,但每个人都被时代裹挟着前进,这也是每个个体的无奈。这种无奈我在朋友和家人身上见过太多,我不想就这样无奈下去,抵抗不管有无意义,但却是必要的。
即使不是个手艺人,也期望时常怀着一颗手艺人的匠心。
是的,在尝试着回归自我,向内求取。当我这样做的时候,世界与我便存在了一个可以相通的、连结的点。
在那一点上,我得以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