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3岁的果冻跟着《汪汪队》学了一口台湾腔,超快、太好玩了耶、麻麻......每次我心里都说,想看就看吧,只要不把眼睛看坏,我总有办法把你吸引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来,但最近别说果冻,我都会边吃饭边不自觉地把脑袋扭向电视,看狗子们是如何采取救援。
太气了,这和我预想的画面不一样,我应该和果冻有更多亲子阅读时光啊,而不是被虚拟的佩奇汪汪队争夺走宝贵的注意力资源。
连果冻奶奶参加了小区组织的育儿培训,都回来告诫我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我这颗本来就焦虑的外酥里嫩的心,又再次被架在火上烧烤。
2020年的新年愿望我想好了,全面提升果冻的听力词汇量,还要培养果冻的阅读技巧和思维能力。
当然了,也有统计显示,年初制定了新年计划的人中,只有8%实现了这些计划。
02
对于英语阅读,至少有个目标是在上学前积累尽可能多的词汇量,这对后面的学习来说特别重要。所以英文读物无法绕开,但我发现自己根本不愿意讲。
原因无非那么几个,发音不准确、情节太幼稚、果冻反馈少,但最重要的是,我单词认不全。一想到这是给孩子看的,挫败感就特别强。
有什么办法吗?既然绕不开,只能提前预习了。熟悉背景、预习词汇、找辅助资源:先了解作者、历史文化,帮助理解;把生词和可能用到的词汇提前查好;找原版音频、视频、动画、歌曲,弥补我的发音不足。
幸好绘本单词少啊!
比起英文水平,更考验人的还是提问能力。绘本更丰富的细节还在图画里,怎么找到果冻的兴趣点,问出她愿意回答的问题,有意识地做一些思考方向上的引导,最终锻炼出她的思考能力,还需我不断刻意练习。
尤其孩子还缺乏概括、总结、提炼能力,所以问题越具体越贴近她的生活经验越好。
有次我指着“克柔龙”问果冻,这是什么龙啊?果冻回答它是海里的龙,还可以在陆地上生活,它是两栖动物。我大惊,问谁告诉你它叫“两栖动物”的?果冻很随意回答,汪汪队有两栖模式。
我理解她的意思,狗子们上天入地开展救援时,经常喊出两栖模式,果冻在这里进行了联系。
03
给孩子讲绘本和自己阅读有个共同点,就是要找准兴趣点。
新知识都是缝补在旧知识之上的,如果脱离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思维就会迟滞,理解产生障碍。
我给果冻讲绘本最怕她跳跃,如果一段话还没读完,果冻就想翻下一页,这让我怀疑自己讲得没意思,所以千方百计把故事讲完整。但反思一下,这么做却没尊重果冻的兴趣。
比如熊爸爸和小熊去排队买冰激凌,我关注的是冰激凌的颜色种类味道,果冻却对熊爸爸手里的钱包感兴趣。如果我问熊爸爸没带钱包会怎样,如果你是熊爸爸该怎么办,就远比让果冻巩固颜色、味道更有意义。
把一个兴趣点讲深入、生动、完整,比泛读一本书更能刺激果冻语言输入,激发她的表达。
而且,这也符合“共同关注”。我只关注她关注的东西,无需去管文字讲什么,不用每个字都行念,这样做更贴近孩子的学习区。
比如给果冻讲《我可以把它带回家吗》,说到妈妈不让阿诺德养小猫,果冻问,小猫说啥?小猫说啥完全不是故事主线,但我开始瞎编:哦,小猫说果冻,妈妈不让你养我,我只有孤单单去外面流浪了,再见。
果冻一边抽泣一边说,爸爸,我要养小猫!可能果冻还不清楚自己是被什么样的一种感情所支配,但我知道这叫做共情,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如果我忽略果冻的打岔,我也错过了激发她“怜悯”的机会。
如果想实现在入学前读完1000本书,按照SMART原则,每年读200本,那每周完成4本就行。这1000本书,也不是以识字为目的,而是锻炼果冻的听说,让她能掌握1000到3000听力词汇。
至于渠道,我想自己也不必纠结是电视还是图书了,如果不影响视力,以后就把动画调成英文,播一集中文再播一集英文,芬兰人英语水平高,研究表明是青少年放学早,在家看了大量带字幕的原生英语节目,做到有理解输入,孩子才有进步。
预祝我2020年愿望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