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瘦西湖游览听导游讲了两个故事。
一个是白塔的:
该故事出于《清朝野史大观》。一天,乾隆在瘦西湖中游览,船到五亭桥畔,忽然对扬州陪同官员说:“这里多象京城北海的琼岛春阴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第二天清晨,皇帝开轩一看,只见五亭桥旁一座白塔巍然耸立,以为是从天而降,身旁的太监连忙跪奏道:“是盐商大贾,为弥补圣上游西湖之憾,连夜赶制而成的”。据说,是八大盐商之一的江春用万金贿赂乾隆左右,请画成图,然后一夜之音用盐包为基础,以纸扎为表面推成的。尽管只可远视,不可近攀,但乾隆不无感慨地说:“人道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20893/c8cf1d0f54f7b3af.png)
一个是乾隆钓鱼的:
相传乾隆下江南行舟于瘦西湖,突然来了雅兴,想钓鱼。一旁的盐商立刻找来两个水性好的水手,潜入湖底,以荷叶遮顶,荷茎换气,在水下将龙鱼备好,待皇上放钩,便挂上龙鱼。乾隆一看龙鱼上钩,一旁的文武百官们喝彩欢腾,皇帝大悦,但只见龙鱼上钩,皇帝不禁纳闷,正待发问,旁边的盐商早已察觉,凑上前去,说道:“凡鱼岂敢朝天子,万岁金钩只钓龙。”一席话说得皇帝龙颜大悦。
两个故事虽然都是传说。但也并不是空穴来风。一是扬州盐商富甲天下,这一夜造白塔的事可能干得出来。二是为了取悦皇上,只要这用盐包堆塔的工程技术可行,一时三刻不露馅,那就不惜代价也要搞定的。另外,盐商或地方官员总是有些文化的,甚至还有很有文化的。但有文化和有风骨又是两回事。像“凡鱼岂敢朝天子,万岁金钩只钓龙”这样的马屁肯定也是拍得出来的。这对子说不上文采。但是脸皮不够厚,城府不够深,脑壳不够滑,是万万说不出来的。不过常在官场阿谀奉承,精于此道的,脱口而出也在意料中。
故事里的大盐商江春一生六次接驾。深得乾隆赏识。只是接驾是要花真金白银的。除了接驾,还有上上下下各种费用打点,里里外外各种官场支出。据载,乾隆六次南巡,江春等盐商迎驾尽心尽力,倾力报效,共输送白银1120多万两。其私家戏班也参与了史上著名的徽班进京,催生了京剧的诞生。这是后话。
皇帝也算对得起江春。乾隆五十年的千叟宴也曾邀江春参加。后来江春生意周转不灵,乾隆和嘉庆也赏借白银55万两,5万两不等。不过,也仅此而已。
因为接驾的糜费无度。一世风光无限的大盐商江春晚年家业衰败,在贫困潦倒中黯然辞世
在封建王朝的皇权专制下,只要皇帝一人高兴,那是无所谓让千千万万人不高兴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20893/b058b3a59f6513be.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