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汉字之美

作者: 小水_a530 | 来源:发表于2019-05-10 21:04 被阅读0次

台湾著名学者蒋勋先生有一本著作《汉字之美》,内容翔实,信息量很大。尤其是从书法的角度阐释汉字美学,甚至与建筑、音乐等相关联起来,值得一读。今天我不想重复蒋勋先生的文章,只是从我的理解,说一说汉字之美。

中国汉字是笔画方块字,既象形又表意,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拼音文字。这就带来一个最直接的结果:以汉文字记述的华夏文明一直延续下来了,以拼音记述的其他一些古代文明,如希腊文明衰落了。

中国地域博大,方言众多,无论怎样的方言,我们是否能听懂,通过文字交流,是很畅通的一个途径。所以今人看古人的著述,还能了解千百年前古人的思维。一部《孙子兵法》传承2000多年,至今仍可作为军事院校的教材。

事实上,人类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先民们把看到的东西用简单的线条描摹出来,就表达了它的含义,这一点全球通用。世界各地的岩画就能充分说明这个问题。中国的甲骨文,玛雅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都是象形文字。

现存世上还在使用的是中国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是典型的象形文字。我们去大理旅游,会看到好多的工艺品上有这样的文字,我曾买过一本介绍东巴文的书,专门是现代汉字和东巴文的互译,可惜在旅游的过程中,落在了楚雄的宾馆里。

汉字表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看到字形就能猜字意。最简单的日、石、旦、田、土等,完全就是物象的简单呈现。再比如,“男”就是田里弯腰干活儿的一个人形象。“女”就是盘着腿,大着肚子能生育的形象。“册”就是竹简用牛皮绳穿起来的模样。翻阅的次数多了,牛皮绳儿断了,所以就有了一个成语叫韦编三绝。如果竹简上写字写错了,用刀子刮去那就是“删”的本意,你看,多有意思的汉字形象。

类似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汉字的这种象形表意的功能,让我们的幼儿学起来也很方便啊,小孩子永远分不清bpq的圈放在哪边,tf的勾拐向何处?可是一旦他们明白月字旁其实就是肉月旁。月字旁代表肉的含义,顿时明白了身体各个器官都是月字旁的道理了,比如从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人体各个器官,脸,脖,肩,腰,肚,胳膊,腿脚,肠胃肝胆脾肺等,全是这样吧?若是肉长多了,变成了肥胖,堆积了脂肪。

月字和肉字怎么就联系起来了呢?其实他们本来是两个字,只是因为这两个字的小篆字体很相近,只是起笔和收笔的弯曲程度略有差异罢了,所以就合并成一个偏旁,统称肉月旁。

汉字是用笔画书写出来的,所以好看的字首先是要讲究间架结构,写出来以后一定要有平衡感,这样,字的各部分的高低、胖瘦、疏密、让承就有了讲究,目的就是一个,字落在纸面上,必须中正平和,绝不能东倒西歪。

楷书尤其讲究法度,不能胡乱拼凑。其次讲究笔势,各种笔锋的婉转重叠,必得让整个字毫无败笔,才是成熟的一个汉字。其中留白是最讲究的,尤其是竖这个笔画。太实了,显呆板,如肉虫爬行。太虚了,则干枯,如断裂藤蔓,无力度无美感。

当然了,一副完整的作品更讲究的是气韵贯通,似断未断,这时好多字会变形,笔画和比例都可以变形,只要能体现出书者的情绪和文字的味道来就可以。在意境面前,字形字体均可让步,所谓唐人重法,宋人重意

关于汉字结构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王献之师从其父王羲之,日日苦练书法。某日在纸上写了一“大”字后离开,其父看后觉得笔画之间有些空旷,所以拿起笔来补了一点,成了一个“太”字。过后王献之回来一看,感觉这个字顿时活了起来,就叫来母亲观瞧,说是自己写的。母亲一看说:我儿书艺颇有长进,这一点,像你父亲了。王献之大惊,一惊是其父的书法已是出神入化,二惊其母眼力果然非凡。遂勤奋苦练,终与其父并称书法二圣。

看苏黄米蔡的作品,有时候某些字单拿出来很丑很变形。但放在一副作品里,气韵天成,叹为观止。苏东坡的《寒食帖》里有好多字的大小长短不再中规中矩,而是气象万千。

最有名的《兰亭序》中,各个“之”字书写毫无雷同。我曾购得一副本地书法家刘化周的集句联(毫不相干的诗句,居然能严丝合缝儿的对仗在一起的联句),整个作品中出现了五六个“山”字,没有一个是相同的,行草隶篆都有,还有直接用笔画出来一个山的形状。挺有意思的,送给了我的好友,一位美才女了。

汉字的笔画和结构的变形,在篆刻中更为常见,汉字“一”由于太过简单,在篆刻中会变成一个七扭八拐的字,我的QQ头像是图章篆书“少游一半”,大家可看一看,一字变成了什么模样?

还有“印”这个字本是左右结构,却无一例外地变成了上下结构。“桃”也可以这样变形。还有些笔画甚至可以直接借助印章的边框代替。当然了,书法篆刻中有好多异体字,非专业人士还真是看不出来,这个大家都不用妄自菲薄啊。

优美的书法是文人的追求,诗、书、礼、易、乐、春秋,六艺也。才学再高,写不出一笔好字儿,断断不可。启功先生原来是学画画的,因为他题的字别人不喜欢,总是嫌弃,所以他刻苦练习,最后成了有名的书法家。

科考用字,一律馆阁体,方正甜媚,不突兀,不涉险,乖乖巧巧,和气中庸。而画画,是匠人也能做的,所以有画匠之说。教书匠可以有,书匠真没有。

所以在过去,好的书法作品比绘画作品更贵,现在读图时代,画作受追捧,反倒是画卖的贵了。其实学画比学字容易得多,你看好多文人明星都学了画画,开了画展,卖自己的画作嘛。

最后,让我们在温习几个汉字来结束这个话题吧。

互相支持者,“人”也。

压人一头着,“入”也。

把人用刀隔开,“分”也。

我们生而为人,就是要互相扶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人人,二人从,三人众。众人拾柴火焰高,万众一心泰山移。

相关文章

  • (七) 汉字之美

    台湾著名学者蒋勋先生有一本著作《汉字之美》,内容翔实,信息量很大。尤其是从书法的角度阐释汉字美学,甚至与建筑、音乐...

  • 书法

    汉字之美 书写经典

  • 汉字之美,美在其意。

    汉字之美,美在其意。意美如诗,诗意盎然。 汉字具有诗意之美。汉字背后蕴藏着中国的社会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 汉字之美,美在其形。

    汉字之美,美在其形。形美如画,画面生动。 汉字具有形态之美。汉字的字体变化演变过程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 5月18日,听静缘先生为您讲解中国汉字之美!

    听静缘先生为您讲解中国汉字之美! 世界上唯一能将文字作为艺术的国度,只有中国。 中国汉字之美...

  • 仁者寿

    汉字之美,书法之美,还有汉字里隐含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汉字对我们民族品质的塑造,对我个人而言都是新鲜和感兴趣的...

  • 汉字之美

    汉字之美 今天,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汉字之美”。 我明白了:汉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联语粹编》

    吾华汉字之美,自不待区区赘言,姑录鲁迅之话以为印证: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

  • 汉字之美

  • 汉字之美

    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短短几划笔画便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其中,每一个一个汉字都有属于它的寓意,给人以惊奇之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 汉字之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bi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