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os 是福伦达在1931年推出的一个全新机型,这个机型只有两个型号推出,1931年的Inos I 型和1933年 Inos II 型,对 Inos II 型是没有疑问的,疑点都是集中在 Inos I 型上。在这个机型刚刚推出时,就将在 Rollfilm 系列机型基础上开发的那台(带有双制式丝框取景器)双画幅机型作为这个机型的首台机器。1932年福伦达公司将在 Bessa 系列基础上新开发的另外一款双画幅折叠机型(带单缕空旋纽)命名为 Bessa 1932型。到这时其实一切还都是很清楚到,并没有出现混乱,直到1933年 Inos II 型准备推出时,福伦达公司又为 Bessa 1932型更换了名称,将其称为 Inos I 型。这次更名,也为我们在将近90年后的今天辨别到底哪款相机是 Inos I 型带来很大的困惑。
Inos I 型
1931年推出的,以 Rollfilm 系列机型为基础的一个双画幅机型,被命名为 Inos 型。Inos 型有两个版本,早期的一款以 Rollfilm 1927 型为基础开发的不带有镀镍金属亮边的机型(图1),晚期的另一款带有镀镍金属亮边的是以 Rollfilm 1930 型为基础开发的(图2)。我们在1931年的广告中能够见到它的晚期款以 Inos 名义露面的身影,它与 Rollfilm 1930 型基本相同,区别是它能够拍摄两种规格的照片,所以相机背后有两个红窗用于两种规格的计数,相机正面的丝框取景器和机身侧面的框式取景器都是两个框,分别对应 6 X 9 画幅和 4.5 X 6 两种画幅。而Rollfilm 其它机型的取景器都只有一个规格,背后的红窗也只有一个(图3-图5)。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50938/04ec4ba3ddd9096e.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50938/3742a9fa4d807327.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50938/2e82bce38e8a4f3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50938/ba5a26f38ba4a057.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50938/da88a891124b2665.jpeg)
Bessa 1932型
这个机型从外形上看,它的机身侧面有一个镂空的对焦钮,相机开启后镜头板能够自动弹出, 相机的对焦在镜头组的最前面,通过旋转镜头前组完成。用于牵引镜头板的是那条能够盘在镜头下方的铰链。支持两种画幅的拍摄,相机后背有两个计数红窗。相机取景器在机身侧面,能够呈现两个规格的像框。相机背后带有铜制曝光表,配备 Skopar或 Heliar 4.5/105 镜头和Embezet 或 Compur快门(图6)。镜头自动弹出的特点是 Bessa 系列相机的特点,在 Rollfilm 系列中是没有的,因此将这个机型作为 Bessa 系列相机是有根据的,但是从铰链牵引、镂空旋钮、铜制曝光表和镜头配置等方面又高于普通的 Bessa 相机。在一则1932年的广告上,这款相机被称为“新型的福伦达 Bessa 相机”(图7)。它的皮制提手上也印有 “ Bessa " 标志(图8)。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50938/07f39dd3cdf114bc.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50938/66847a97550e496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50938/b85efac9e005cf0c.jpeg)
引起混乱的原因
其实到1932年时,还设有出现任何混乱,正如当年年广告所示,那款在 Rollfilm 系列上开发的双制式款被命名为 Inos, 那款在 Bessa 系列基础上开发的单缕空旋纽款被命名为 Bessa 1932。问题出现在1933年推出双镂空旋纽机型时,并没有按原来顺序将它命名为 Bessa 1933,而是将它命名为 Inos II,并将原本的 Bessa 1932 更名为Inos I。
将 原来的 Inos 型和 II 型放在一起时,我们会发现这两台机器实在没有兄弟相,Inos 型除了双制式,其它的特征实在是太像 Rollfilm 系列的机型了(图9-图10)。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50938/f09a784c1a651213.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50938/2313ead2384b171c.jpeg)
更名后主要是理顺了 Inos系列的两款机型的关系,它们无论从外型上还是从功能结构上都是传承有序的一家人(图11-图13),但是这涉及到原来已经命名的 Inos 和 Bessa 1932 都要改名。已经打出的上述两款机型的广告是无法更改的,已经售出的 Bessa 1932机型上都带有 Bessa 标志,这也是无法改变的。好在单镂空旋纽机型产量很少,福伦达公司在推出 Inos II 型之后就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新的 Bessa 系列上面,再也无瑕顾及这次更名所引起的混乱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50938/165323d66c0fb86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50938/5f8692cae5e20577.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50938/735fca616cbb741f.jpeg)
Bessa 1932型是一个从 Rollfilm 系列向 Bessa 系列过渡的机型,它虽然不能够实现预对焦,但是已经具备了镜头板自动弹出功能,而且与“四杰”一样都是通过皮腔下面的一根铰链的牵引来带动镜头板的弹出(图14)。。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50938/c50dfb40edeaa66f.jpeg)
与“四杰”其它机型相比,除了缺少一个镂空的对焦旋钮和没有预对焦功能以外,其它方面都很相似。将它与 Inos II 型放在一起,的确是兄弟俩的感觉,这也是当初将这两个机型放在一起重新命名的基本依据。
由于产量小,市场上相对少见,再加上名称的改变,在很多的相机目录中都没有列出这个单镂空旋纽机型,例如在 Hove 相机目录系列的《肯尼迪国际相机价格指南》(Kennedy's International Camera Price Guide )1994-95版中和 Udo Afalter 的权威德文著作《福伦达 - 相机和镜头》(Voigtlander - Kameras and Objecktives) 中都将 以 Rollfilm 系列为基础开发的双画幅机型作为 Inos I 型来介绍,从而忽略了这个带有单镂空旅纽的版本存在。在国内中文版的世界经典相机丛书《福伦达经典》中列出的 Inos I 型相机的介绍和照片实际上也是 Rollfilm 双画幅机型。由于上述原因,人们一直在判定倒底哪一款机型是 Inos I 型上存在疑问,只有在《麦氏古典和传统相机价格指南》(McKeown’s Price Guide to Antique & Classic Cameras)中对两个机型以及变化原因有比较准确的描述。
在收藏品市场上,依据“物以稀为贵”的基本原则,无论是以 Rollfilm 系统为基础开发的双制式机型,还是带有单镂空旋钮的镜头自动弹出机型都属于比较稀少的机型,更值得我们去寻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