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扬扬
你们好!
今天多云,太阳在刚做好的豆腐花云层中游戏,一会儿冒个头刺下你的眼睛,豆腐花缝隙中能看到蓝天。
想起前段时间一起到绿道夜游时,你爷爷看看天,用方言念了句谚语,你爸直译是“瓦瓦云,晒死人”,意思是像这样瓦片排布状的云,之后的几天都会是大晴天,能把人都晒死。这个是老家的语言表达习惯。用到现在,直译可能会有歧义。我转译后是“瓦瓦云,很晒人”。
听后顿时觉得古人好厉害,哈哈,不知对今天这种天象是否有什么总结和预见。
看到一朋友发圈“小时候住老宅,祖母每天会给我一块钱,这钱在手里还没捂热我就跑到路过小店买零食吃了,几年前路口的小店关了。今天祖母也在老宅离开了”
不由地想起妈妈的外公外婆。印象里,每次都能看到他们的笑上眉梢。外婆会想方设法地把现有的材料做各种好吃的。最好吃的,是她用老家那边山上摘的粽叶,包上自家晒的腊肉和花生,蒸熟后的粽子表层是明亮的黄,咬一口,能看到藕色的花生,以及一小块一小块的腊瘦肉,几种香味糅合在一起,妙不可言。肥而不腻面那次粽子的味道在记忆里留了好久。
也喜欢听外公讲故事。这个没有文化,却骨子里长着大智慧的农夫,记忆力超群,并用它给村里、乡里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最清晰的记忆是表姐提议,要录外公讲故事的情景。头戴帽子,穿着整齐干净的蓝色套装,花白的胡子,坐在靠门口木沙发上,给围着的孙辈们慢条斯理的讲各种故事…
十多年过去,现在就连记忆里最好吃的粽子的味道也还原不了,写不出来。目前能记起的印象也分不清是当时的印象还是这些年看着的老照片里的印象。
但是,事情的记忆不会偏离,表哥说“也写写爷爷奶奶留给后代的智慧吧”,经这么一提议,内心的一角被激活激活了。于是在亲人群里开始“找回记忆,拼凑传奇”的活动。随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我们像一群蜻蜓飞在记忆的池塘里自由点水。它更激活了长期“离群索居”,已是花白头发的大舅的笔,动不动来一大篇关于外公、外婆的年轻时期的记忆和事迹。带大家领略到了他们年轻时期的风采。
只是涉及人数多,记忆零散,得多方、多次采访,还要去了解那个时代背景,工程量大。最理想是一起促膝长谈,哈哈哈,再等几个长假期。先慢慢收集,我们且行且编织。
【写在卷首】
想给亲人写传记的事,应该是在初中的哪天埋下种子的。因为经常听“大人们”说以前发生的各种故事,并亲身感受到,在那些曲折后他们的“今日”。总觉得在那个时代下,生活在其中的他们有很多难能可贵、不可磨灭的东西,就像路遥取名的平凡的世界,这也是我们周遭的平凡的世界。
我们会记录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一些大事、小事,这里面总有些闪闪发光的东西,我们后辈说那是他们生存的智慧。这些言传身教、代代相传的智慧,将影响着后世的我们及我们的后代,更好地去过好属于我们自己的平凡的一生。
期待和你们一起在文字里见证妈妈的外公外婆的一生。
永远爱你们的妈妈
2020.5.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