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江雪读书社
写给父母:如何让爱流淌进孩子心里?

写给父母:如何让爱流淌进孩子心里?

作者: 左左爱读写 | 来源:发表于2023-03-10 14:42 被阅读0次

“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母亲呵,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此刻,只想听你呼唤一声,我的乳名。

恍惚中,母亲呵,我好象回到院落,那幼时汲水的井旁。”

                                 --节选自冰心.《繁星》

为人父母,无一不是对孩子倾尽了浓烈的爱,也渴盼着孩子,如同冰心对母亲那般,深爱着自己,眷恋着自己。

然而,现实却是,父母们常常黯然神伤。

不知从何时起,孩子渐行渐远,悄悄关上了房门,也渐渐锁上了心门

更不知从何时起,仿佛有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墙,横亘在父母与孩子之间,阻隔了交流,也阻断了爱

墙的这一头,父母焦虑不安,或气急败坏;墙的那一头,孩子烦躁不已,或郁郁寡欢。

可这绝非父母的初衷,他们是多么渴望孩子幸福快乐啊!

究竟要怎样,才能带给孩子真正的快乐与幸福呢?

“把爱化作与孩子的共情。”

《最爱不过我懂你》一书的作者伍新春和李国红如是说,因为,共情陪伴就是解决问题的答案。”

前者,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联博士生导师,而后者,则是联合“共情陪伴”国际合作项目联合创始人。

两人联袂打造,全景式呈现了共情陪伴的魅力,帮助父母们,化深爱为春风细雨,吹进孩子的心里,滋养孩子的心灵。

如果你正因孩子而焦头烂额,那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01  你读懂孩子了吗?

去年暑假,我们一家老小,去到一处天然溪谷玩水。

小孩们,一下水便如同那放飞的鸟儿,撒欢得玩着,你追我赶,上窜小跳。

妹妹见状,不免担心,生怕磕着摔着,便喝令他们停下来,“石板很滑,别疯跑,小心摔跤。”

话音刚落,小侄女(妹妹的女儿)便啪嗒一声,重重地跌倒在长满青苔的石板上,浑身湿透。

妹妹满脸焦急地冲上前去,一边拉起疼得直叫唤的小侄女,一边数落着,“叫你小心点,你就是不听,现在摔了就满意了吧,谁让你不听我的?”

我也走上前去,只见小侄女疼得整张脸皱成了一团,委屈巴巴的样子,两眼红红的,眼神躲躲闪闪,想哭又不敢哭,生怕再惹怒了妈妈。

我轻轻拉起她的手,“宝贝,你现在肯定很疼,是吧?你现在特别想妈妈抱抱你,问问你哪儿疼了,再帮你揉一揉,是吗?”

小侄女的眼泪瞬间迸了出来,吧嗒吧嗒,滴落在水里。

她微微点了点头,然后抬起头,久久看向我。

那一刻,小侄女似乎如释重负,终于有人读懂了她。

妹妹如梦初醒,此时此刻,女儿需要的,不是斥责,而是安慰。

于是,妹妹抚下身去,轻言细语,关切地问着磕着哪儿,又帮她揉着胳膊肘。

瞬间,小侄女脸上的阴霾散去,破涕而笑。

你看,当我们读懂了孩子的需求,孩子的心就会离我们很近很近。反之,则会把孩子推得远远的。

那么,如何读懂孩子的需求呢?

答案便是共情

何为共情?

作者说,所谓共情,就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感同身受

为何需要共情呢?

“当我们做到共情陪伴的时候,孩子就能体验到温暖,以及来自家长的无条件的爱,其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从而趋于统一,成为一个健康、阳光、有力量、幸福感强的个体。”

作者娓娓道来。

也就是说,共情,是让孩子真正感受父母之爱的有效途径。

有了共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才能流动起来。

02   共情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学来的。

共情能力从何而来呢?

与生俱来吗?

不。共情能力,绝非与生俱来,而是靠后天习得。

如何习得?

来看作者为我们呈现的共情陪伴五步曲

第一步:停

遇到冲突事件,先让自己停下来。

如,看着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火气蹭蹭蹭往上冒,恨不得大骂一顿。

这时,停下来,闭嘴。

第二步:看

通过观察孩子的举止、表情,看穿孩子的内心,看懂孩子的真实想法。

比如,孩子盯着练习册,面脸愁容,抓耳挠腮,迟迟不动笔。

这时,就要想到,孩子应该是遇到难题了,他现在需要的是父母的帮助,而不是批评。

第三步:听

通过倾听孩子的话语,真正读懂孩子的感受。

比如,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嘀咕,“真搞不懂,为什么每天都要写这么多作业?”

这时,就要听懂孩子的话外之音:他就是想吐槽下学习辛苦,作业太多,并非不愿意写,就像我们跟家人吐槽工作多累老板多苛刻,并不是明天就辞职。

孩子需要的,是发泄,是倾听。

第四步:说

对孩子的情绪和需求,要做出及时且积极的回应,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

比如,“宝贝,在学校上了一天的课,回家还要写作业,你觉得特别累,是吗?”

第五步:做

给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帮助,一起解决问题。

比如,陪着孩子一起解决难题,或是陪着他把情绪发泄出来。

以上便是共情陪伴五步曲。

如前所述,共情陪伴靠后天习得,需反复练习。

不如就从此刻起,和我一起,练习起来吧。

03  缺乏底色支撑的共情,不过是徒劳罢了

尝试过共情陪伴的父母,一定深有体会,五步曲说来简单,做起来却并非易事,还收效甚微。

为何?

因为共情陪伴,需要底色支撑。

缺乏底色支撑的共情陪伴,不过是徒劳罢了。

那么,需要哪些底色支撑?

作者的答案是:接纳、真诚、信任。

1)接纳

1966年,罗马尼亚为促进人口增长,颁布了反堕胎法,新生儿成倍增长,被遗弃的,也随之激增。

当时,全国700多所孤儿院,抚养了超20万婴儿。

因条件有限,这些婴儿,根本无法得到悉心照料。

他们就是像被遗忘在角落的天使,没有陪伴,没有爱抚,没有拥抱,没见过微笑。

他们一天24小时,都被束缚在那张小小的婴儿床上,不会爬行,不会翻滚,连哭都不会,因为无论怎样哭闹,也无人回应。

仅仅一年,罗马尼亚的婴儿死亡率就增长了145.6%。

更不幸的是,侥幸活下来的孩子,眼神呆滞,行动迟缓,智力滞后。

这个案例,足以说明,父母的爱和陪伴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但,什么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爱和陪伴呢?

作者说,“爱他,如他所是。”

也就是说,爱他,只因为,他就是他,是那个独一无二的他,没有原由。

有这样一首小诗:

“爱,是一切如是;

爱,是让我身边的人,

按照他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爱孩子,就要接纳孩子,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接纳孩子的平平无奇,接纳孩子的独一无二。

正如尹建莉所说,“不求完美,这不是一种懈怠,而是一种勇气。人必先征服自己的自卑和虚荣,才有力量面对生命中的种种不完美。”

2)真诚

“曾子杀猪”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吵着非要一起去。

妻子便哄道,“你就在家等着我,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待回家来,见曾子真的要杀猪,便上前阻挠,“我不过是哄孩子玩的。”

曾子却义正言辞,“同小孩是不能这样开玩笑的,否则孩子就再也不会信任你了。”

于是,曾子真把猪杀了,让儿子吃到了猪肉。

而反观我们自己,是不是常常为了息事宁人,而“套路”孩子?

“你好好写作业,妈妈明天带你去游乐园。”

事后,又找各种借口失信于孩子。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也曾说,“没有诚实,哪来尊严。”

惟有真诚,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以此达到共情陪伴的目的。

3)信任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

罗森塔尔来到一所乡村小学,给学生们做能力测验。

测验结束,他随机选出20%的学生,并告诉老师,这些孩子很有潜力。

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这些学生的成绩显著提高。

为什么呢?

因为信任

恰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所说,“当孩子感到被爱、被信任,奇迹不久就会出现在你面前。”

我们要相信,相信的力量:

“不是你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

你才相信孩子。

而是你相信了孩子,

你才有希望。

不是孩子听话了,

你才尊重孩子。

而是你尊重了孩子,

孩子才会听话。”

作者也明确提出,“信任是共情的底色,缺少了信任,共情就像一束塑料假花,即便看上去色彩鲜艳,也毫无生机。”

04  写在最后

纪伯伦在诗歌《你的小孩》中写道:

“父母是弓,孩子是箭。

弓只能帮助箭到达箭自己要去的地方。

孩子是通过你们而来,却不是因你们而来。

 他们是生命的子女。

尽力拉开弓,愉快放开你的手,

让爱的箭飞到他的梦想。

 把爱给他们,却不能给予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梦想。

努力效仿他们,却不可企图让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倒行,也不滞留往昔。”

为人父母者,可给予孩子的,唯有爱。

愿你我,皆能用共情陪伴式的爱,呵护孩子勇敢逐梦。

相关文章

  • 用心感受

    把自己融进故事里 让爱流淌进心里 你能体会的 慢慢的 亦能表达

  • 你的珍贵

    爱流淌进心里时 如阳光般温暖 有人爱时 她/他散发着光芒 流淌进你的心田 治愈了那颗心 点燃了热情 给予了生命力 ...

  • 亲子关系讲座课程设计

    题目:学会表达爱,从心底滋养孩子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讲座,让父母了解什么是爱,父母如何表达爱,才能真正滋养孩子,让...

  • 简单快乐

    2022.10.27 边疆老师分享学习体会: 如何自然流淌出来对孩子的爱?就是陪伴。 如何让孩子为自己的人生做主,...

  • 2017-12-25

    《爱的誓言》父母/孩子篇 动能教育爱的誓言(父母篇) 我心里爱着多少孩子,我就能影响多少孩子! 我心里有多爱孩子,...

  • 不成熟的父母

    这周樊登讲书是一本写给孩子的书《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 虽然这是写给孩子的书,但我们在父母面前也是孩子,我们如何理解...

  • 42. 加油,每一个“妈妈”(11.8-14)

    【写在前面】孩子希望得到的爱,绝不是燃尽父母献祭出的爱锁,而是缓缓流淌,萦萦包围的爱意。你不需要教导孩子“如何过好...

  • 让爱流淌在孩子心间

    让爱流淌在孩子心间 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

  • 让爱流淌

    今天本来想分享回山东婆婆家的一些感受,但是晚上发生了一点事情,让我有更多的思考。所以,分享我刚刚的一些感受。刚我又...

  • 让爱流淌

    记得,参加非暴工作坊的第一天结束后,回到家里大概七点多了!开门进屋的一瞬间,就被儿子与爸爸的热情感染了!父子俩特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给父母:如何让爱流淌进孩子心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ctrdtx.html